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人均的寿命由解放前的平均30余岁增加到目前的平均寿命70岁左右。故此,对医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老年病的诊断与治疗早在20世纪已形成了当代医学内科领域里的一门独立学科。根据我国目前的划分标准:45~59岁为老年前期或初期,60~89岁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探讨HBV各基因型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结合Taqman MGB探针技术,对江苏地区176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进行基因分型和定量检测.结果:176例血清中,C型117人(66.5%),B, C型40人(22.7%),B型9人(5.1%),D型1人(0.6%),A型1人(0.6%).C型与B, C混合型在HBV DNA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B, C混合型的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C型.C基因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所占比例(71.4%)比在急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 B, C混合型次之,B型较少,D型,A型极少;B, C混合型患者的HBV DNA数量水平高于C型.  相似文献   
3.
HLA-DRB1基因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特异性序列寡核苷酸探针(SSO)基因分型技术结合Luminex液态芯片技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0例正常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结果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7.40,P(0.01,RR=2.71),而HIA—DRB1等位基因0403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5%、3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8.37,P〈0.01,RR=0.37);其他型别的等位基因2组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或连锁基因;HLA—DRB1等位基因0403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抗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抗性基因。宿主的HLA—DRB1是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87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TV-DNA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TV是一种单股DNA病毒,与肝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其致病机理不甚明了,1997年底日本学者发现该病毒并命名为TTV。近来,国内学者对该病毒研究也较多。我们将1996年4月~1999年6月间收集的非甲~非庚(NA~NG)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87例,进行TTV-DNA检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87份血液标本均采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的87位患者,男52例,女35例,年龄18~57岁,平均37.6岁,分  相似文献   
5.
泪小管位置表浅,下泪小管断裂常见于内眦部裂伤,如未能及时发现行功能修复吻合,必然造成泪小管挛缩阻塞,导致永久性泪溢。笔者用腰椎穿刺针自制泪道探针,对收治下泪小管断裂伤12例,均施行了吻合术,效果尚称满意。一般资料:本组12例12眼患者中,女9例,男3例,其中泪小管撕裂伤11例,刀切伤1例,年龄26至53岁,平均年龄2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4至18小时,平均6小时,均收入院手术治疗。手术器械:①泪小管探针:取9号腰穿针1棵,将针尖打磨制成钝面圆形,仿上,下泪小管走行弯制成“U”形。②泪道留置物:取1根长90毫米,粗约0.2毫…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治疗前ALT水平分为A、B两组。A组32例,HBsAg、HBeAg和HBV DNA阳性,ALT在6-20×ULN(正常值上限)和B组32例,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ALT在2-5×ULN。两组患者均单用拉米夫定,观察用药后第3天、7天、10天1、5天3、0天、60天、90天、52周患者血清和HBV 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90天后A、B两组的HBV DNA累计阴转率分别为90.6%(29/32)和71.9%(23/32)。治疗52周后,A、B两组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5.6%(21/32)4、0.6%(13/32),P<0.05。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34.4%(11/32)、15.6%(5/32),P<0.05。在治疗后30天内A、B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ALT反跳,A组ALT反跳的幅度高于B组。B组ALT出现反跳的峰值迟于A组。结论拉米夫定能强烈抑制HBV DNA的复制。治疗前ALT的水平和治疗后ALT的反跳幅度及峰值出现的迟缓极大可能反映机体对拉米夫定治疗后诱发的免疫应答强度,并与持久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脂质复合物肠溶胶囊(甘平,diammoniumglycyrrhizinatephosphatidylcholinecom-plex,DGLL)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给予甘平灌胃7天,剂量分别为100、300和1000mg·kg-1,对照药选用易善复、美能、甘利欣胶囊亦灌胃给药7天,剂量分别为600、500和500mg·kg-1,于末次给药1h后,皮下注射D-半乳糖胺(D-GalN)。16h后,从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留取动物肝脏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大、中、低剂量甘平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②大、中剂量甘平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显著改善;③大、中剂量甘平组与甘利欣胶囊组、美能组及易善复组两两比较,能明显降低ALT、AST水平,改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结论甘平对D-GalN诱导的小鼠中毒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具有明显的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组织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肝患者粪便中HBV-DNA的检测刘家秀,刘兴祥,曹维克(江苏省淮阴卫生学校)本文采用PCR检测150例乙肝患者粪便中HBV-DNA,以了解各型肝炎患者粪例中HBV-DNA的确切情况及传染性如何,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了一些探讨。1材料与方法1150例肝炎...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不同感染阶段HBV-DNA载量与病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感染阶段HBV DNA的载量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和适时荧光定量PCR(FQ PCR)方法同时检测 2 99例不同感染阶段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及HBV DNA的含量。 结果 不同病程阶段HBV DNA载量和HBeAg的含量是不同的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急性乙型肝炎的HBV DNA的载量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在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不同模式中 ,HBeAg阳性 /ALT异常组中HBV DNA的载量最高 ,HBeAg消失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载量显著降低 ,但未发现HBeAg消失时HBV DNA载量的阈值 ;HBeAg阳性组、HBeAg阳性 /HBeAb阳性组、HBeAb阳性组的HBV DNA载量均有明显差异 ,且与HBeAg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HBV DNA的载量和HBeAg的含量不仅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直观依据 ,也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而引起肝脏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制定、药物的筛选及药物的疗效考核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