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国平  屈宝华  王晓寒  张殿印  杨玉峰  齐进兴  余留森 《中外医疗》2012,31(24):183+185-183,185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替代肾的排泄功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机会的重要措施,但不能替代肾脏全部功能,慢性血透过程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越来越引起重视。锌超载、血铜补充不足会导致脊髓病。该文扼要介绍了慢性血透致铜缺乏性脊髓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实验室检验特点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希望能引起同行对该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WI)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和鞍旁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证实的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和10例鞍旁脑膜瘤患者磁共振常规扫描、PWI及增强资料,测量肿瘤内最大局部血容量(rCBV)值与正常白质区局部血容量值并求两者的比值(nCBV),对两组间n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和增强扫描在二者鉴别时,典型者可以明确诊断,部分不典型的诊断困难。但鞍旁脑膜瘤组nCBV(6.119±2.564)值明显高于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组nCBV(1.367±1.13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WI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鞍旁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放射性脊髓病的特点,探讨MRI在放射性脊髓病的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55例经临床证实的放射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55例分临床早期组20例,中晚期组35例.早期症状体征特征不突出,临床极易误诊;中晚期临床症状多变,MRI特点是在不同时期,T1WI和T2WI信号多变,主要T1WI呈低信号为主, T2WI呈高信号为主.Gd-DTPA增强扫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结论 结合放射治疗病史, MRI能够对放射性脊髓病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I对放射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55例经临床证实的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早期症状体征特征不突出,极易误诊。中晚期临床症状多变,MRI特点是在不同时期,T1WI和T2WI信号多变,主要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结论结合放射治疗病史,MRI能够对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做出准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可疑头颈部动脉慢性狭窄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双侧椎动脉(VA)、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以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分别进行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2例的动脉重建图像对动脉硬化、狭窄、闭塞有特征性显示,其中17例患者经DSA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可直观显示动脉的异常改变,提供血管狭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情况等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对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观察、判断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组6例儿童,年龄10~14岁。起病形式以单侧肢体卒中样发作者5例,四例患者病初诊断闭塞性动脉性内膜炎,1例由于智能较差,且肢体瘫痪较轻,诊断为大脑发育不全,梗塞后瘫痪;另有1例儿童双侧肢体交替性瘫痪,CT显示除有梗塞灶外,另有局限性脑萎缩,脑室扩大,也被误诊为脑发育不全,脑瘫。本组4例成人,年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h,PE)是一个国际化的健康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在欧美,PE发病率居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冠心病、脑卒中[1~3].在我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由于PE的发病过程隐匿,症状亦无特异性,对PE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意识和检查技术的提高,诊断例数已有明显增加[4].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各种对PE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公认的金标准-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由于具有创伤性(并发症发生率约4%,死亡率约为0.2%)和受设备限制,未被用于常规检查[1].随着快速采集技术的进展,CT肺动脉成像已成为诊断肺栓塞的一线影像检查技术[2],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的金标准[3].本文就4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16层螺旋CT肺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增强CUBE T2FLAIR序列和增强3D T1WI序列扫描来探讨CUBE T2FLAIR序列对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确诊脑膜炎的患者行常规扫描后再行CUBE T2FLAIR序列和3D T1WI序列增强扫描,分别统计增强后CUBE T2FLAIR序列和3D T1WI序列显柔脑膜增强情况,分析两种影像技术对脑膜炎的检出率及显示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中,病毒性脑膜炎30例,结核性脑膜炎11例,病变增强后信号高低按照未显示、可显示和明显显示计数。增强CUBE T2FLAIR序列,30例病毒性脑膜炎明显显示26例,可显示2例,未显示2例;11例结核性脑膜炎明显显示6例,可显示4例,未显示1例。增强3D T1WI序列30例病毒性脑炎明显显示9例,可显示11例,未显示10例;11例结核性脑膜炎明显显示7例,可显示2例,未显示2例。两者在毒性脑膜炎显示上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核性脑膜炎显示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示脑膜炎方面,增强CUBE T2FLAIR序列比增强3D T1WI序列更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1.5T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31例临床诊断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应用1.5T高场磁共振体部相控阵列线圈进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的多种序列的检查。结果发现,MRI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吻合率达到100%。其中经括约肌肛瘘9例,括约肌间肛瘘16例,括约肌外肛瘘1例,括约肌上肛瘘5例。单纯性肛瘘11例,复杂性肛瘘20例。MRI对瘘管显示的敏感度为100%;对脓肿显示的敏感度为100%;内口有2例为假阴性,对内口显示的敏感度为93.5%。结果表明,应用1.5T高场MRI能准确定位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