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在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冷冻浓缩腹水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采用透析机对32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进行超滤浓缩,置-18℃环境中冷冻2~3天,37℃温育溶解后静脉回输。结果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前后,血清总蛋白为(59.1±5.6)g/L和(66.3±4.7)g/L,白/球比值为0.8±0.3和1.1±0.5,腹水总蛋白为(15.2±6.8)g/L和(55.6±8.4)g/L;腹围为(91.3±9.5)cm和(80.8±9.2)cm,腹压为(3.5±0.43)kPa和(2.4±0.32)kPa,24 h尿量为(615.0±185.5)ml和(1 240.0±255.0)m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血清钾为(3.5±1.1)mmol/L和(4.0±1.3)mmol/L,腹水钾(3.6±0.9)mmol/L和(4.1±1.0)mmol/L;血清钠为(122.2±4.0)mmol/L和(126.5±4.3)mmol/L,腹水钠为(120.8±4.5)mmol/L和(123.3±4.7)mmol/L;血清氯为(90.3±6.2)mmol/L和(95.1±5.7)mmol/L,腹水氯为(92.0±5.9)mmol/L和(96.4±50.5)mmol/L;治疗前后相比,血清钠、腹水钠、腹水钾、血清氯、腹水氯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血清钾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后,除2例出现一过性发热外,未发生低血压、肝昏迷、消化道出血现象,未出现蛋白凝集、堵塞管腔;未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结论 冷冻浓缩腹水回输可大量回收腹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拉米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对HBV感染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HBIG、拉米夫定和HBIG治疗、同时设不治疗为对照组,分别用ELISA、定量PCR检测孕28周及分娩前孕妇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以及新生儿、12个月婴儿血清HBV标志物、HBV DNA含量。结果拉米夫定、HBIG、拉米夫定和HBIG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孕妇血HBV DNA水平(P<0.01),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P<0.001),增强12个月婴儿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结论拉米夫定及HBIG均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减少婴幼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近1.3亿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还有大量的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患者。在慢性肝炎时期,临床病情较易控制,而一旦发展至肝硬化,将导致腹腔积液、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肝纤维化是慢性活动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且此阶段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崔英健  王健  项桂菊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17-4219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原发性肝癌患者HBVx-D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对157例慢性乙肝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x-DNA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肝、原发性肝癌患者HBVx-DNA总阳性率分别为18.5%(25/135)和63.6%(14/2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肝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PBMC中HBVx-DNA阳性率分别为11.9%(16/135)、6.7%(9/135)和40.9%(9/22)、22.7%(5/22)。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其中慢性乙肝轻度、慢性乙肝中度、慢性乙肝重度、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HBVx-DNA阳性率分别为0%、20.8%(5/24)、17.9%(5/28)、17.1%(6/35),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肝轻度、慢性乙肝中度、慢性乙肝重度、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BMC内HBVx-DNA阳性率分别为0%、8.3%(2/24)、10.7%(3/28)、11.4%(4/35),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组HBVx-DNA总阳性率为30.1%(31/103),与HBeAg(-)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HBeAg(+)组和HBeAg(-)组血清HBVx-DNA阳性率为20.4%(21/103)和7.4%(4/54),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组和HBeAg(-)组PBMC内HBVx-DNA阳性率为9.7%(10/103)和7.4%(4/54),差异无显著性(P﹥0.05)。AFP(+)组患者HBVx-DNA阳性率为63.6%(14/22),与AFP(-)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PBMC内HBVx-DNA表达水平均较高,HBVx-DNA与宿主细胞整合可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慢性乙肝患者体内有HBVx-DNA存在,以慢性乙肝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多见,应警惕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可能。AFP与HBVx-DNA表达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HBVx-DNA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肝性皮层盲是肝性脑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因并发视力障碍,故又称为肝、及、眼综合征。近几年来在我们发现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HBV感染PBMC后对宿主细胞CD25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除对肝细胞具有高度亲和性外,还可侵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这不仅是HBV肝外感染的直接证据,也是HBV潜伏或隐匿的场所。CD25是IL-2Rα链,主要存在于T淋巴细胞表面,是T淋巴细胞活化的标志,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探讨HBV感染PBMC后对宿主细胞CD25mRNA表达的影响,本文选择249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对所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分组治疗,A组(观察组)36例.B组(对照组)42例,两组均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A组在原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CF)8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每日静滴1~2次,疗程9~35天,进行观察后发现A组病死率为38.9%,B组为54.8%,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说明PHGF治疗重症肝炎确有一定疗效。中对PHGF作用机理、临床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经初步观察发现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短期无诱发癌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FN-α2b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及对CD25的诱导作用. 方法将患者分为A(66例)、B(44例)两组,分别采用IFN-α2b和常规治疗,PCR法动态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和血清中HBV-DNA,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CD25表达水平,实时(real-time) PCR法检测CD25 mRNA含量,动态检测抗-IFN-IgG水平. 结果 IFN-α2b治疗24、48周后,患者PBMC内、血清中HBV-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36%、39.39%、40.91%和42.42%、51.52%、53.03%,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干扰素治疗后,ALT、AST、ALT/AST水平分别为(33.4±12.6)U/ml、(34.3±10.7)U/ml、(0.9±0.2)U/ml,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均降低,干扰素治疗后,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水平显著升高,其CD25 mRNA含量亦同步升高,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α2b治疗48周抗-IFN-IgG阳性率仅6.06%,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IFN-α2b对PBMC、血清HBV-DNA和HBeAg均有较好阴转效果,阴转率明显高于常规疗法;IFN-α2b可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达CD25,促进T细胞活化发挥抗病毒作用;IFN-α2b自身免疫原性较弱,治疗过程中诱导机体产生低水平的抗-IFN-IgG,对IFN-α2b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慢性感染与CXC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以Real-time PCR法动态检测慢性乙肝患者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IP-10、Mig mRNA的表达水平。以趋化因子与GAPDH比值为其最终含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平均水平6.07×105copies/ml,ALT平均水平234.6U/L,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387±0.0768)、(0.6883±0.0693),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N-α治疗3个月后HBV-DNA平均水平1.30×104copies/ml,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741±0.0912)、(0.5962±0.098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IFN-α治疗6个月后HBV-DNA平均水平3.42×103copies/ml,IP-10、Mig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35±0.0924)、(0.4105±0.089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N-α治疗后,ALT水平正常组IP-10、Mig mRNA也接近正常水平,与同期治疗ALT升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IP-10、Mig mRNA表达升高,与体内HBV-DNA复制水平、血清ALT水平有关。IFN-α能显著抑制HBV复制,间接下调IP-10、Mig mRNA表达水平,IFN这种综合作用效果,对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控制病情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肝活检组织中IL-8 mRNA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含量及肝活检组织中IL-8 mRNA的表达.方法 筛选典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8水平;实时PCR检测肝活检组织中IL-8mRNA含量,以lg cDNA/Ig 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8及肝活检组织中其mRNA水平分别为(431.39±97.39)μg/L、1.3647±0.22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活检组织HBV-DNA(+)者血清IL-8及肝活检组织内其mRNA水平分别为(502.43±102.24)μg/L、1.5142±0.2245,与HBV-DNA(-)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者血清IL-8及肝活检组织内其mRN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8及肝活检组织内IL-8 mRNA表达增高,并与肝内HBV复制水平、肝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IL-8参与肝内局部炎性浸润,有可能在介导肝炎后肝硬化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