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 小核仁 RNA 宿主基因 11 ( 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1, SNHG11) 对结直肠癌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方法 人结肠癌细胞 LOVO、 SW480 构建 SNHG11 过表达或 者 SNHG11 干扰细胞株, 检测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过表达及干扰 SNHG11 后, 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 P50 和 P65 蛋白和 NF-κB 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过表达 SNHG11 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而抑制 SNHG11 的表达则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过表达 SNHG11 后 P65、 P50 的表达及 NF-κB 信号 通路下游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c-Myc、 COX2、 CCND1、 VEGFA 水平明显上调; 而敲除 SNHG11 后则显著降低。 SNHG11 通过与 NF-κB 复合体中的 P50 结合, 进而上调 NF-κB 复合体, 激活 NF-κB 信号通路。 结论 长链非 编码 RNA SNHG11 通过激活 NF-κB 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寡转移状态是鼻咽癌转移的一个特殊阶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其预后因素及治疗模式。方法 2002-2010年共149例寡转移状态下初治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合并骨转移、肝转移、肺转移分别为94、32、22例,转移灶1个、2~5个分别为51、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1~12个),其中115例患者接受原发灶放疗,57例接受转移灶局部处理。将患者临床特点、肿瘤状态及治疗模式等因素纳入生存分析中。Kaplan-Meier法计算OS,单因素分析及差异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2~144个月),所有患者3、5年OS率分别为52.7%、37.7%。化疗后转移灶CR+PR、SD、PD率分别为59.7%、31.5%、5.4%,近期疗效主要与转移灶数目(P=0.01)、化疗疗程(P=0.00)相关。影响患者OS因素包括合并肝转移(P=0.00)、乳酸脱氢酶>245 IU/L (P=0.00)、化疗疗效包括SD及PD (P=0.00)、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0.01)。原发灶接受放疗者5年OS为46.2%,未接受者无5年生存。结论 寡转移是初治转移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好的一个亚组,其不良预后因素包括乳酸脱氢酶>245 IU/L、肝转移、化疗疗效包括SD及PD和原发灶无放疗等,原发灶放疗能进一步提高寡转移状态下初治鼻咽癌患者OS。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IMRT治疗鼻咽癌的10年生存结果及失败模式,为鼻咽癌的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1-2008年间865例采用IMRT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32.0个月,全组患者10年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肿瘤特异生存(DSS)分别为92.0%、83.4%、75.7%、78.6%。共210例死亡,其中124例(124/210,59.0%)死于远处转移, 47例(41/210,22.3%)死于局部区域复发。DS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年龄>50岁(P=0.00)、LDH≥245 IU/L (P=0.00)、Hb<120 g/L (P=0.01)、T2-T4期(P=0.00)、N1-N3期(P=0.00)和GTV-nx>20 cm3(P=0.00)。Ⅱ期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组与联合化疗组10年LRFS、DMFS、DSS均相近(P=0.83、0.22、0.23),Ⅲ期鼻咽癌患者联合化疗组10年LRFS、DSS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1、0.01)但10年DMFS相近(P=0.14),Ⅳ a+Ⅳ b期患者总体预后较差。结论 IMRT改善了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远处转移成为最主要的失败模式;而Ⅰ-Ⅱ期患者采用单纯IMRT可取得满意生存结果,联合化疗可进一步提高Ⅲ期患者LRFS及DSS,而Ⅳ a+Ⅳ b期患者治疗模式仍需更多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使用多周期(≥9周期)替莫唑胺(TMZ)化疗(≥9周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73例高级别胶质瘤,根据使用TMZ化疗周期次数,分为多周期治疗组(TMZ≥9周期)及标准周期治疗组(TMZ=6周期),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来研究其与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结果 7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多周期治疗组患者35例,标准周期治疗组38例.多周期治疗组及标准周期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2.4(8~47)个月和8.3(6~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多周期治疗组及标准周期治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8.6(10~60)个月和16.2(9~5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 多周期(≥9周期)TMZ化疗较标准周期(6周期)TMZ化疗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PFS,且未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多周期治疗组有延长OS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初治转移鼻咽癌疗后预后评分模型,探讨其分层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2002—2010年共263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初治鼻咽癌转移患者纳入研究。原发灶主要包括常规放疗、3DCRT、IMRT等,照射范围包括鼻咽病灶+颈部淋巴引流区。骨转移病灶的处理主要是常规外放疗,肝、肺等主要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及射频消融处理等。大部分患者一线治疗均采用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将患者一般特点、肿瘤状态以及治疗相关因素等纳入多因素分析,根据预后因素n值(其中HR=en)建立预后模型。 结果 影响患者OS因素包括KPS≤70(P=0.00)、联合器官转移(P=0.00)、合并肝转移(P=0.00)、转移数目≥2个(P=0.00)、LDH>245 IU/I (P=0.00)、化疗周期数1~3个(P=0.00)、转移灶疗效为SD或PD (P=0.00)、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0.01)。根据患者预后评分分为低危组(0~1.5分)、中危组(2.0~6.5分)、高危组(≥7.0分),5年OS率分别为59.0%、25.1%、0(P=0.00)。 结论 基于患者KPS、血清LDH水平及联合脏器转移、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建立的预后评分模型能有效预测患者生存,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周期化疗和原发灶放疗等能提高低、中危组患者生存时间;而对高危组患者原发灶放疗不能带来生存获益,以姑息性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230例初治转移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以及治疗模式,筛选出预后较好亚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初治鼻咽癌转移病例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48岁,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67.0%)?肝(32.6%)?肺(15.7%)等,全部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5个,将预后不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分析?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化疗的整体反应率?有效控制率分别为55.6%?89.1%,其中CR/PR?SD?PD分别为55.6%?33.5%?10.9%?影响总生存的独立不利预后因素包括:卡氏评分KPS 245 U/L(P < 0.01)?化疗周期1 ~ 3个(P < 0.001)?转移灶化疗疗效为PD或SD(P < 0.001)?原发灶未接受放疗(P < 0.001)?转移灶未接受处理(P < 0.001)?转移灶的化疗疗效与KPS?是否合并肝转移?化疗周期?乳酸脱氢酶?是否合并多器官转移?转移数目是否超过3个等因素有关?【结论】 基于KPS?N分期?是否合并肝转移?转移数目?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化疗疗效等7个独立预后因素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生存,同时也有助于临床上更好的筛选出预后较好的群体?部分预后较好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方式包括4个或超过4个周期的化疗?原发灶放疗?转移灶处理等能有效患者的提高总生存,甚至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联合TP 或PF 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III-IVa 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8 例局部晚期(III-IV a 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TP 组和PF 组,每组49 例,根治性放疗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在此基础上TP 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洛铂方案进行同期化疗,PF 组采用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同期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12 周进行近期疗效评价,TP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9%)略高于PF 组(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 年进行远期疗效评价,两组之间的局部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TP 组患者III 级及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PF 组(P<0.01)。结论 根治性调强放疗联合TP 或PF 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PF 方案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IMRT远期生存、晚期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1—2010年共335例诊断为局部复发鼻咽癌且接受再程IMRT纳入分析,其中合并有明显放疗并发症的患者占20.6%(69例)。全组中男268例,年龄21~75岁(中位数45岁),T1、T2、T3、T4期分别为41、36、122、136例,肿瘤体积中位数37.5 cm3,肿瘤靶区处方剂量60~70 Gy (中位数68 Gy)。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5年随访样本数290例。5年OS、LRFFS、DFFS分别为34.7%、64.2%、82.2%。多因素分析预后不良因素包括年龄>45岁(P=0.01)、疗前合并明显放疗并发症(P=0.00)、肿瘤分期(T2~T4)(P=0.00)、肿瘤体积>38.0 cm3(P=0.00)以及GTVnx的Dmean>68.0 Gy (P=0.01)。鼻咽黏膜坏死、鼻咽出血、放射性脑病、颅神经损伤及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28.6%、16.4%、22.4%、15.8%及13.7%。结论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IMRT能获得较好肿瘤控制,可作为有效补救治疗手段,但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如何更好平衡肿瘤控制和正常组织保护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调强放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5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9/52),P<0.05。观察组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41.82%(23/55),对照组急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71.15%(37/52),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1/55),对照组患者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20/52),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6.36%,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1.54%(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5.45%,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40.38%(P<0.05)。观察组患者5年累积复发率为10.91%,对照组患者5年累积复发率为26.92%(P<0.05)。观察组患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5.45%,对照组患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67.31%(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