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962例肝移植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1300次,所取肝组织以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部分病例做Van Gieson染色、Masson 三色染色、网状纤维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组织切片要求在显微镜下可见到3个以上完整的汇管区结构.96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完整.结果 1300次活检中,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常见,占32.46%,其次为胆道并发症,占25.46%,第3位为药物性肝损伤,占17.15%,其它还有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排斥反应、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流出道梗阻、原发病复发、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无病理诊断性异常.其病理学特点,急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血管炎;胆道并发症表现为汇管区及小叶间胆管周围水肿或纤维化、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胆汁淤滞;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水样变性、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和胆汁淤滞;肝炎病毒感染表现为肝板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和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和(或)坏死、胆汁淤滞及汇管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及汇管区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度胆汁淤滞;慢性排斥反应表现为小叶胆管变性和(或)消失、肝实质纤维化、轻度汇管区和中央静脉炎;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肝窦轻度扩张、淤血和汇管区轻微炎症;流出道梗阻表现为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淤血,Ⅲ带肝细胞变性、坏死和中央静脉及周围纤维化;移植肝原发无功能表现为肝细胞融合性坏死、肝实质胆汁淤滞和汇管区混合性炎及小胆管增生.结论 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都存在相对特异的一组病理学特征,但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肝功能情况及病毒学检测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后作出最终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自体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从转HBV基因小鼠体内提取DCs,体外诱导为成熟D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为特异性IECs,将其经阴茎背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实验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IEC组,观察6个时间点:0 h、2、4、6、8周和12周;通过生化检测肝功能,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因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的HBsAg 和HBcAg,评估IECs对小鼠体内HBV复制的影响。结果:IEC组小鼠于6、8周和12周时,肝功能明显改善,HBV DNA水平明显降低,HBsAg和HBcAg明显减少,且均优于NS组(P﹤0.05)。结论:特异性IECs可修复转HBV基因小鼠肝脏功能、抑制HBV复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3年11月为一例镰状细胞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二次肾移植,术后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最终因循环衰竭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5000次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结果与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观察,探讨各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器官移植术后H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肝、肾移植手术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基质磷蛋白(pp65)共检测血标本5000次,阳性病人应用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5000次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中,阳性1053次,占21.06%;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ELISA方法检测HCMV特异性IgM抗体,103次出现阳性。1053次HCMV(PP65)抗原血症阳性病人中约85.23%出现HCMV感染的症状及HCMV病。结论HCMV(PP65)抗原血症检测与其它检测HCMV方法相比,可以早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肝、肾移植术后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使HCMV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内纤维淤胆性肝炎(FCH)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及其诊疗点。方法应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2000年1月-2013年3月)检索FCH的文献报告,对近I3年的国内纤维淤胆性肝炎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并回顾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0年1月-2013年3月临床病理资料,总结经病理诊断证实的纤维淤胆性肝炎的病例。总结FCH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结果共检索和收集到FCH病例49例,包括文献报道41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理诊断8例。结果:(1)FcH与HBV或HCV感染相关;较为罕见,发生于器官移植术后等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存在严重免疫抑制的患者;(2)FCH有独特的病理表现:肝纤维化,淤胆,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免疫组化证实肝细胞HBsA@或HCV阳性,(3)临床表现主为进行性黄疸等淤胆及肝功能障碍表现;(4)该病进展迅猛,病死率极高,本组病死率为667%。结论在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有HBV或HOV既往感染史的患者,应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无肝炎病毒感染史的患者,应严密监测,以减少FCH发生;早期诊断、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抗病毒治疗,可能改善本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P-glycoprotein,P-gp)、ToPoⅡ(topoisomerase ToPoⅡ)、GST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MGMT(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TS(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4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与1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4例胃腺癌中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阳性率分别为37.8%、63.5%、63.5%、78.4%和10.8%;5种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30.0%、40.0%和0。ToPoⅡ、GSTπ和MGMT在胃腺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ToPoⅡ:P<0.01,GSTπ:P<0.05,MGMT:P<0.05)。P-g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脉管内有无癌栓相关(P<0.05,P<0.01);GSTπ的表达与侵犯...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肝病理学基本原则、切除病肝的病理学检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供肝病理学评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肝病理学检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肝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8.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是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OT)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受者因免疫抑制状态而发生的淋巴组织或浆细胞从良性组织增生为恶性肿瘤的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其中>70%的PTLD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相关[1],EBV感染导致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PTLD)是导致器官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肝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探讨相关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136例(200例次)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内炎细胞浸润136例(200例次);小叶间静脉和(或)中央静脉内皮炎116例(170例次);小叶间胆管上皮变性和(或)炎细胞浸润136例(200例次);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103例(151例次);肝细胞水肿和气球样变性83例(126例次);肝细胞嗜酸性变和点、灶性坏死76例(161例次).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政禄  张淑英  李卉  蔡文娟  张乃鑫 《肝脏》2004,9(4):217-220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肝移值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探讨相关的病理鉴别诊断。方法对136例(200例次)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内炎细胞浸润136例(200例次);小叶间静脉和(或)中央静脉内皮炎116例(170例次);小叶间胆管上皮变性和(或)炎细胞浸润136例(200例次);肝细胞和毛细胆管淤胆103例(151例次);肝细胞水肿和气球样变性83例(126例次);肝细胞嗜酸性变和点、灶性坏死76例(161例次)。结论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肝组织穿刺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