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的时序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DNF和NT-3在0岁、1岁和2岁的扬子鳄大脑皮质中的定位和含量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0岁扬子鳄大脑皮质
区内4层均可见BDNF阳性细胞,随着年龄增加,BDNF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到2岁时BDNF阳性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增多,主要集中在细胞层和
外网状层移行区。这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一致。0岁扬子鳄大脑皮质区内可见NT-3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细胞层和外网状层。到1岁时,
NT-3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在外网状层可见大量密集的阳性细胞。2岁时,外侧的分子层中NT-3阳性细胞增多,且细胞突起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
增多。这一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一致。结论 BDNF和NT-3参与了扬子鳄胚后2年内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诱发扬子鳄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观察二甲肼(DMH)是否可使扬子鳄致癌。实验分3组;常用量实验组,2岁龄幼鳄20条。DMH用量每次为20mg/kg。大剂量实验组,2岁龄幼鳄20条,DMH用量加倍,每次为40mg/kg。对照组,小鼠20只,DMH用量与常用量实验组相同。3组均在颈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共16次。5个月后处死动物。结果发现,对照组小鼠100%诱发大肠癌。而常用量与大剂量两实验组40条幼鳄,无1例致大肠癌,通过致癌性试验说明扬子鳄有较强的抗癌能力  相似文献   
3.
扬子鳄胆囊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扬子鳄胆囊组织结构的观察,探讨其胆囊的功能。材料与方法L:用组织及细胞化学染色法,在光镜和电镜下对4例成年扬子鳄胆囊进行了观察。结果:胆囊及胆囊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组成。胆囊粘膜表面较平整,粘膜上皮由单层高柱状细胞构成,细胞中含大量透明的分泌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胆囊管粘膜具有许多规则的皱襞,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顶部PAS反应阳性含少数透明的分泌颗粒,粘膜下层有大量色素沉积。结论:扬子鳄胆囊及胆囊管除吸收作用外,还能分泌粘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扬子鳄肌肉组织蛋白水解液的抗应激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执应激作用采用缺氧和疲劳等方法,观察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法。结果:扬子鳄肌肉组织蛋白水解液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以及延长亚硝酸钠和氰化钾中毒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同时可使小鼠降低的耳片肿胀度和胸腺指数升高。结论:扬子鳄肌肉组织蛋白水解液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同时对小鼠实验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扬子鳄海马NOS、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扬子鳄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为扬子鳄脑的比较解剖学积累资料,为其机能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法和亚铁氰化酮法观察扬子鳄海马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特征,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扬子鳄海马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布,为大、中、小型细胞,以中、小型细胞为主,胞体多为椭圆形、三角形、圆形和梭形.结论:扬子鳄海马内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扬子鳄嗅球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脂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和亚铁氰化铜法,观察扬子鳄嗅球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特征,并作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扬子鳄嗅球内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布,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在嗅球的僧帽细胞层,形态为中小型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和梭形,突起较短。结论:扬子鳄嗅球内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均有分布,提示一氧化氮(NO)和乙酰胆碱(Ach)在扬子鳄嗅觉信息的传导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在扬子鳄胸髓的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法和亚铁氰化铜法观察扬子鳄胸髓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扬子鳄胸髓前角、后角和中央灰质内可见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白质内含有丰富的NOS和AChE阳性神经纤维。结论扬子鳄胸髓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1)在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的时序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OS1在0月、3月、6月、12月、24月和120月龄的扬子鳄大脑皮质中的定位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0月期扬子鳄大脑皮质区分子层未见有荧光反应,而外网状层、细胞层、内网状层均有NOS1阳性荧光反应,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皮质区增厚,分子层有阳性荧光反应,主要表现在细胞层中NOS1阳性荧光反应增强。到120月龄,NOS1阳性荧光在细胞层集中,黄绿色明亮荧光增多,并有荧光尾线伸出,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均增厚。在各年龄期,血管周围可见黄绿色荧光反应。通过对其表达的荧光密度图像分析得出各年龄段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NOS1参与了扬子鳄大脑胚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扬子鳄胚胎后肾发生的组织学及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扬子鳄胚胎后肾组织发生过程的观察,探讨其后肾发生及分化的规律和特点。材料与方法:用组织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法,在光镜下对9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进行了观察。结果:孵育第18天,从泄殖腔附近发出的输尿管芽向生后肾组织侵入生长,生后肾组织产生许多生后肾小泡。第24天出现集合管及肾小管、肾小囊的雏形。第30天肾小管显著伸长并发生折叠,出现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肾小管中间段的形态分化。第40 ̄62天,肾小体逐渐发育成熟,肾小管各段逐步出现机能分化。在后肾发育过程中,PAS阳笥物质首先出现于集合管上皮细胞,其次是远曲小管,最后是肾小管中间段和近曲小管。第24 ̄30天中,集合管、肾小管及肾小囊上皮细胞中RNA含量均丰富,呈弥散型分布,第40天以后肾组织中RNA含量迅速减少。结论:扬子鳄后肾不同区域肾单位的发生与分化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