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人胎视网膜各种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时间,神经元凋亡与增殖,分化的关系,方法:收集8~38周(受精龄)胎儿视网膜27例,成人视网膜3例,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翻译法(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lingmeth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光镜观察,结果:标记的凋亡细胞具有环形核,核浓缩或新月形等典型形态学特征,可见凋亡小体,胎儿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兔心肌缺血的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并探讨其在 MRI诊断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和同时低位结扎 L AD及左冠状动脉旋支 (L Cx)建立兔心肌梗塞模型 ,并在术后行 MRI检查 ,对取材后心肌标本行氯化三苯四氮唑 (TTC)及病理检查。结果  1L AD组 2 0 % (5 / 2 5 )发生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L AD +L Cx组无一例发生室颤死亡。 2 L AD组 EKG改变明显者占 5 6 % (14 / 2 5 ) ,其中 2 1.4 3% (3/14 )在即刻就有 EKG明显改变 ,并在 30分钟后恢复正常 ;EKG改变不明显者占 4 4 % (11/ 2 5 ) ;L AD +L Cx组 10 0 %有 EKG明显改变 ,且 30分钟后亦无明显恢复。 3L AD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 ,并均限于左室前壁 ,室间隔前部损害 ;而 L AD+L Cx组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且累及左室前壁及侧壁 ,无一例有室间隔前部损害。4 L AD组中有 30 % (6 / 2 0 )不能显示小灶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 ,16 .6 7% (3/ 18)无法分辨早期小梗塞灶的 MRI信号变化 ;而 L AD+L Cx组均能显示缺血局部心肌运动降低及梗塞灶早期的 MRI信号变化。结论 低位结扎兔心 L AD+L Cx,手术死亡率低 ,EKG改变明显 ,梗塞面积较大 ,是 MRI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Nestin、CK19及insulin等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在胚胎胰腺发育中的表达,探讨胰岛细胞分化发育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及免疫组化双染法(LAB SA),对30例6~14wk人胚胎胰腺中,Nestin、CK19、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阳性的细胞进行定位。结果:(1)胚胎胰腺发育中Nestin阳性细胞存在于胰腺的间质,数量极少;CK19在胰腺导管上皮分化中持续表达,呈强阳性;(2)7wk胰腺导管上皮开始分化出胰岛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表达阳性,三者的表达并无时段差异性;随着胎龄的增加,阳性细胞数增加,14wk时胰岛逐渐形成,表达达到高峰。结论:胚胎胰腺的发育中,胰腺间质存在胰腺干细胞;胚胎早期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开始分化并分泌胰岛素,其自分泌的激素可能参与调节胰岛细胞的迁移和胰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第3~8周人胚中肾的发育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第3~8周人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人胚中肾于第3周末出现,并从头尾方向同时进行生长和退化过程。中肾于第8周退化。发育第5周中肾的肾小管和肾小球细胞强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中肾内有核血细胞于第4周出现,第7周数量达到高峰。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bFGF和TGF-β1及其受体在发育第5~8周中肾的有核血细胞表达。结论:人胚中肾的发育主要在第3~7周。第6~7周人胚中肾内的有核血细胞数量达高峰。人胚中肾内的有核血细胞、肾小管内皮细胞、肾小囊和肾小球细胞表达多种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5.
高位盲肠、乙状结肠移位的病例,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中有过记载,临床手术中也有报导,但两者合并存在的情况并不多见。在尸解中,我们观察到一例成年男性,约40岁,发育正常,死因不明。解剖腹腔(见图),在腹腔右侧中份有一盲肠,长8cm,无系膜,尾侧端平第三腰椎高度。盲肠的后外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正常视网膜和糖尿病8周视网膜基因表达谱,比较两者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方法 通过限制片段差异显示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PCR,RFDD-PCR)获得正常大鼠视网膜及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转录组片段。应用Fraent Analysis等软件,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Ksr)。结果 获得有意义的片段共3639个,有差异的片段840个,占表达数的23.08%。其中包括5个视觉传导相关基因,13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3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Rhodopsin kinase,β-arrestin,Phosducin, rod photoreceptor cGMP-gated channel 和 Rpe65的表达下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1-4下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各亚型则普遍上调,而甘氨酸受体表达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8周大鼠神经视网膜已受到累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IGF-I,TGFβ和Fas-L在维持卵泡颗粒细胞存活和介导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卵泡闭锁的局部分子机理,将SD大鼠卵巢石蜡切片,用TUNEL法和PCN免疫组地区别闭锁和生长卵泡,用免疫组分法标记言之有理三种因子以及它们的膜受体在卵泡内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腔和有腔生长卵泡内大多数颗国PCNA阳性,早期有腔闭锁卵泡有5个以上颗粒细胞被衍标记,部分颗粒细胞为PCNA阳性;晚期有腔闭锁卵泡剩余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各种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护理服务系统化护理模式,为维护与增进人民的健康,为病人的安全舒适,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需要,针对骨科工作性质,我们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二年来,我们做为责任护士浅谈一下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9.
背景:早期肝的发育与横隔间充质和原始心脏的发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密切关系,来自原始心脏和横隔间充质的信号分子可诱导前肠内胚层细胞向肝细胞的特化,横隔间充质为肝芽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并可促进其生长和分化。但这一诱导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利用发育第3~5周人胚标本,选择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c—Met作为肝干细胞的标记物,观察早期人胚胎的发育及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以明确肝干细胞的特征和影响其增殖、分化的因素,为肝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潍坊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1在成都医学院科研中心完成。选择2个月内流产的新鲜人胚胎标本20例,20min内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参照Jirasek的人胚发育分期标准,根据胚胎的长度、体节的数目及器官发育状况确定胚龄。 方法:选择胚龄第3-5周的标本,S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多克隆抗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抗体,单克隆抗增殖细胞核抗原、甲胎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9抗体,4℃孵育过夜,羊抗兔或羊抗鼠ⅠgG及SABC液室温下分别孵育2h,二氨基联苯胺显色。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抗作阴性对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主要观察指标:第3~5周人胚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第3-5周人胚肝、原始心脏及横隔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①第3-5周人胚肝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第3周末肝芽形成,第4周肝芽的细胞伸人横隔间充质内形成肝索,构成肝索的细胞具有与第3周末相同的形态特点。第5周时这些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体积有所增大,胞核嗜碱性稍减弱,胞质的嗜酸性增强,但细胞的形态仍均匀一致。第3~4周时肝索的细胞呈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反应阴性,5周时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数细胞的胞质为弱阳性。第3~5周时多数肝索细胞都为甲胎蛋白和c—Met阳性,甲胎蛋白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沉淀物在胞核、胞质及细胞膜中均存在;c—Met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细胞核,胞质亦可见较弱的阳性反应。而这些细胞为细胞角蛋白19阴性。②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在第3—5周人胚肝、原始心脏及横隔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发育第4周组成肝索的细胞表达c—Met,而不表达其他的因子或受体。第5周时,除了肝细胞生长因子以外的其他因子均在肝索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l、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的免疫反应沉淀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阳性反应在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细胞膜均可见。第3-5周时,肝芽或肝索周围的心肌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呈肝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免疫反应阳性,阳性信号主要聚集在细胞质,少数胞核亦有阳性。 结论:①人胚胎发育的第3周末,前肠腹侧的部分内胚层细胞特化为肝干细胞。②发育第3-5周人胚肝的细胞为未分化的肝干细胞,若拟研究人胚肝干细胞,此时取材、并利用肝干细胞特异性的标记物,可得到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对于鼠胚肝于细胞的研究,也可利用人、鼠胚龄的对应关系,推算出其肝干细胞存在的时间、从而决定取材的时间点。③肝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生长因子促进早期人胚肝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人胎视网膜血管结构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胎视网膜血管结构发育过程。 方法:收集134例12~38周受精龄胎儿和4例成人视网膜,进行整装铺片和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结果:①梭形细胞仅存于小于27周胎儿的视网膜内;足月胎儿节细胞层血管仍有出芽.②各阶段胎儿及成人视网膜血管基膜的纤维连接蛋白免疫反应均呈阳性。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免疫反应分别于25周和29周出现在节细胞层血管基膜,并分别在29周和32周开始完全包裹视网膜内已形成的4层血管.③内皮细胞束管道化时管道外即出现平滑肌细胞和周细胞.④4层血管向锯齿缘扩展的同时,内皮细胞外即有星形腔质细胞和Müller细胞突起形成血—视网膜屏障胶质膜。 结论:与成人比较,不同阶段胎儿视网膜血管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到足月时内皮细胞仍处在增殖、迁移状态.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53-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