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湿疹疗效。[方法]将300例门诊患者按密封信封法以1∶1比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50例中药熏洗。治疗组150例针刺治疗;中药熏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中医症状积分、DLQI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9例,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 33%;对照组痊愈52例,显效33例,有效4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8. 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中医症状积分、DLQI评分两组均有下降(P 0. 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湿疹,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真菌植物。药用部分为菌核,其用途广泛,特别是抗癌作用发现后,用量骤然增加。但是,几千年采自野生,资源日益枯竭,商品奇缺,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研究人工栽培技术,是当务之急。一、猪苓的生长和繁殖猪苓的生活史包括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孢子是由子实体产  相似文献   
4.
张翠银  董宇 《眼科》2017,26(3):204
男性,28岁。因左眼被铁丝扎伤后视力下降6小时急诊入院。查体:视力:手动/20 cm,角膜2:00位近中央长约3 mm全层裂伤,部分虹膜色素及晶状体皮质嵌顿,前房内少许晶状体皮质,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余窥不入。诊断: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急诊行“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术后1个月,左眼角膜后弥漫色素性及灰白色粉末状Kp,房水闪辉(+),前房内晶状体皮质增多,呈团块状,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加重。B超示左眼玻璃体内片状中强密度回声光团(图1)。诊断:左眼晶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中见颞上方晶状体囊膜破裂,玻璃体混浊,散落大量晶状体皮质,完整做出玻璃体后脱离、并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切除干净后极部及中周部玻璃体及散落晶状体皮质,锯齿缘360°范围内见与视网膜粘连紧密的皮质样灰白色混浊,宽约1.5 PD,分布紧密、无法透见其下视网膜,考虑到若强行剥除可能会导致出血多、影响手术野,且出现医源性裂孔几率增大,所以巩膜顶压切除锯齿缘处玻璃体及皮质样混浊,直至仅残留部分紧密的粘连。PPV术后门诊随诊最佳矫正视力1.0,术后2个月眼前节稳定,三面镜检查3点-8点位视网膜灰白色扁平隆起,血管爬行其上,5点位马蹄形裂孔明显可见,大小约1/2 PD。B超示左眼下方玻璃体内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回声带(图2)。再次行PPV,见锯齿缘处原晶状体皮质吸收,可见少许玻璃体皮质,其下及周围视网膜全范围内弥漫格子样变性,隐约可见其上散在萎缩孔,给予周边部全视网膜激光封闭变性区+硅油填充。3个月后视网膜平伏在位,裂孔封闭良好,硅油取出后左眼最佳矫正视力1.0。随访2年,病情无复发,角膜留有小片角膜斑翳(图3),眼底可见视网膜平,激光斑可见(图4)。  讨论 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phacoanaphylactic endophthalmitis,PE)是对暴露的晶状体蛋白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通常发生于手术、外伤或晶状体囊膜破裂后1天到数周[1]。关于该病的报道多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报道较少,近年来其报道有上升趋势,多是白内障术后晶状体皮质脱位于玻璃体所致,外伤后晶状体囊膜破裂引起的PE报道较少,此类患者PPV后因残余皮质导致视网膜广泛变性甚至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尚未见报道。PE机制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是晶状体囊膜破裂后释放的晶状体蛋白所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也有学者认为,晶状体蛋白可存在于正常人房水中,正常情况下可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和耐受,当机体对晶状体蛋白的正常耐受性消失时,导致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2]。本病例患者是由于晶状体囊膜破裂,晶状体蛋白进入眼内所致,该患者明确的外伤史,前色素膜炎的表现,前房及玻璃体散在的晶状体皮质,辅助B超等检查,以及术中所见的晶状体囊膜破裂、眼底视网膜损害的表现,明确诊断为PE。 针对该患者的诊疗过程,主要思考以下几点:第一,对于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同时伴发囊膜破裂的患者,以往观点倾向于一期行角膜清创缝合术,待炎症反应消退后二期行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或囊外摘除术,必要情况下行PPV。近期很多学者建议一期行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及PPV三联手术。本病例选择的是传统的分期手术,但二期PPV手术时,锯齿缘360°范围内见与视网膜粘连紧密的皮质样灰白色混浊,宽约1.5 PD,分布紧密、无法透见其下视网膜,考虑手术时所见的皮质样灰白色浓密混浊是因为晶状体皮质长期留于玻璃体内,炎症反应不断刺激玻璃体及视网膜发生变性形成,与视网膜粘连。动物研究也发现,晶状体损伤后可检测到视网膜中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其可能机制是晶状体损伤后释放晶状体蛋白,激活了局部的巨噬细胞[3-4]。故认为,患者初入院时晶状体皮质散落、贴附于视网膜、易于清除,若尽快一期行三联手术,彻底清除前房及玻璃体内的晶状体皮质,则可能消除隐患,避免晶状体皮质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甚至可以避免PE的发生。Chalam等[5]也证实脱位于玻璃体的晶状体皮质,及早行PPV可有效预防眼内炎。第二,文献报道晶状体皮质遗留眼内可能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皮质过敏性眼内炎、角膜内皮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但未见有晶状体皮质的直接接触导致视网膜损害的报道。本病例患者第一次行PPV术时未彻底清理锯齿缘部粘连紧密的皮质样灰白色混浊,但二次PPV术时灰白色混浊吸收,可见少许玻璃体皮质,其下及周围部视网全范围内格子样变性及萎缩孔,而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完全正常。我们认为第一次PPV术时已尽可能切除锯齿缘处的玻璃体,二次PPV术中虽然可见玻璃体皮质,但仅有少许,不足以造成牵拉,因此推测玻璃体内残留晶状体皮质与视网膜的直接接触对视网膜的毒性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皮质样灰白色混浊残留于眼内,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局部的巨噬细胞不断被激活、刺激视网膜,导致视网膜的萎缩及裂孔。因此,当晶状体皮质遗留玻璃体内(尤其是外伤所致)行PPV手术时,一定保证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以阻止晶状体皮质对视网膜的进行性损害。 综上所述,这例患者给予我们的主要经验教训是:(1)治疗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同时伴发晶状体囊膜破裂的患者时,在屈光间质透明、炎症反应轻、无明显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建议尽快一期行三联手术(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及PPV),此时的晶状体皮质未与视网膜粘连、易于清除,及时手术可能避免PE的发生;(2)该病例患者直观地表明了玻璃体内残留晶状体皮质的直接接触对视网膜的毒性,故行PPV切除玻璃体腔的晶状体皮质时,务必全方位彻底清除,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预防视网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