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溃疡愈合与Caspase3及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溃疡愈合前后胃黏膜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溃疡愈合后胃黏膜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减弱,与愈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溃疡愈合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与愈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spase3过表达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胃溃疡发生,并影响其愈合.  相似文献   
2.
张法灿 《内科》2007,2(2):149-15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类疾病。GERD在西方国家属常见病,患病率为7%~15%。北京、上海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GERD患病率为5.77%,广东省社区人群中调查发现,每周至少有1次烧心和(或)反酸症状者占6.2%。6%~14%的GERD可能演变为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而0.5%~1.0%的BE又可能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关。GERD的典型症状为烧心、反流;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如嗳气、上腹痛、恶心、胸骨后痛;食管外表现如哮喘、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近年来,GERD的诊断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其鉴别诊断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 fluxdisease ,GERD)的内镜分级与食管酸、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 98例 ,全部进行内镜检查 ,2 4小时食管下段pH值及胆红素测定 ,14 C 尿素呼气检查。结果  1 98例GERD患者按内镜分级分组 :0级组 4 7例、Ⅰ级组 2 1例、Ⅱ级组 17例、Ⅲ级组 13例。 2 2 4小时食管下段pH监测结果表明 ,不同级别的GERD患者pH监测各项指标 (包括pH <4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反流≥ 5分钟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 <4的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 ) ,组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便秘型和腹泻型IBS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及感觉阈值的差别. 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RomeⅡ诊断标准的便秘型IBS患者20名(男12名,女8名,平均年龄31.7±12.8岁),腹泻型IBS患者25名(男、女分别16、9名,平均年龄32.4±10.2岁),2年内无任何胃肠道和其它器质性疾病的健康人15名(男、女分别9名、6名,平均年龄29.7±10.5岁);采用液体灌注测压系统检测肛门直肠动力,用电子恒压器检测直肠感觉阈值.  相似文献   
5.
良性上消化道疾病的食管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2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食管测压检查。结果:34.38%的病例LESP减低,87.5%出现吞咽后同不收缩,53.13%出现自发性同步收缩,28.13%正常需动收缩完全消失,50%出现远端食管平均收缩压力减低,56.25%出现远端食管低压收缩。结论:本组病例多有远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以吞咽后同步收缩为主,其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一些临床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母乳脂肪含量对婴儿生理性腹泻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健康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产后3~5、14、42、60、90 d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及调查婴儿生理性腹泻发生情况.以发生腹泻者为研究组,未发生腹泻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母乳脂肪含量.结果:产后3~5、14和90 d研究组母乳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母乳脂肪含量过高可能是新生儿期母乳喂养儿发生生理性腹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胃镜下取221例良性胃病的活检进行HE染色Geimsa染色查HP,CE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查。结果:HP感染率,CEA阳性率38.91%,肠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发生率26.70%,HP阳性与阴性病变的IM或/和AH发生率分别为30.41%及14.00%。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胃肠病是常见病,但有关农村人群发病情况的研究很少,我们近期完成的研究提示,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功能性胃肠病也是常见病.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未明,但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人群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农村地区功能性胃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建立县乡村三级疾病防治体系是提高农村功能性胃肠病诊疗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学术界认为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中枢神经系统感知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精神心理异常及遗传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通过影响脑肠轴中央和周边关系进而影响IBS 的发病。IBS 基因多态性包括5-羟色胺(5-HT)能、肾上腺素能、阿片系统以及编码具有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特性蛋白等基因。本文对影响脑肠轴的相关基因多态性与IBS 发病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龙胜规  罗和生  张法灿 《广西医学》2007,29(8):1170-1171,F000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测定在感染性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腹泻107例,其中细菌性肠炎55例,病毒性肠炎52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53例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平均血清CRP水平分别为:(36.12±13.23)、(19±2.24)、(1.81±0.65)mg/L,感染性腹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细菌性肠炎组亦显著高于病毒性肠炎组(P<0.01)。在细菌性肠炎中,重度患者平均血清CRP水平为(50.33±7.57)mg/L,显著高于轻度患者(28.62±8.5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5例细菌性肠炎患者中,有效抗感染治疗3d后,CRP开始明显下降,治疗后3、5、7d的血清平均CRP水平为:(21.07±8.39)、(12.97±3.62)和(7.74±2.17)mg/L。结论感染性腹泻出现机体CRP高表达,尤以细菌性感染为明显,并且CRP的高表达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在感染早期CRP即呈高表达,感染控制后其表达水平即显著下降,提示检测血CRP有可能作为感染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