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周亚威  周贝  顾万发 《解剖学报》2020,51(1):114-123
目的 探讨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发育情况。方法 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对汪沟遗址出土的108例人骨标本的肱骨、胫骨和股骨主要测量项分别进行测量,用Excel 2019软件对肢骨指数、性别二态性和身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肱骨、股骨整体发育水平较同时期对比组强壮,较内蒙古地区对比组弱,股骨中部肌肉附着偏少;两性肱骨粗壮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1 ,P>0.05),股骨粗壮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男性股骨最大长变异范围在40.6~49.4 cm,在对比组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男性平均身高为166.22 cm,变异范围在164.47~167.68 cm。女性平均身高为158.06 cm,变异范围在154.02~160.34 cm;两性身高差异性显著(t=4.96,P<0.01);汪沟组两性差异性指数为5.7%。结论 汪沟组男性肱骨、胫骨、股骨整体比女性强壮,男性上肢发育比女性强壮,下肢强壮程度的差异不大。我们推测汪沟组男性与女性生长过程中获得的营养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近代人群颏孔、下颌孔位置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颏孔、下颌孔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在不同时代间的表现特点及变化.方法:通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55例)、青铜铁器时代(208例)和现代(113例)共376例成年男性下颌骨上颏孔、下颌孔位置的观测、记录,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新石器时代以来,颏孔的垂直位置在上升.颏孔的水平位置变化为,在新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体现为前移,在青铜铁器-现代则体现为后移.下颌孔水平位置在新石器-青铜铁器-现代没有明显变化,垂直位置在现代人中较高.结论:颏孔、下颌孔的位置在不同时代人群中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相关性,并建立孕期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子代先心病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2010~2012年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359名孕妇进行随访观察,以随访观察期内其子代确诊先心病的97名孕妇为先心病组,从队列人群中以1∶2的比例匹配194名子代未患先心病的孕妇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孕母孕20~24周时血液样本和胎儿脐血样本中的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子代先心病之间的关联,并构建孕期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子代先心病发生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先心病组孕妇血液样本中铝(aluminium,Al)、钠(natrium,Na)、钙(calcium,Ca)、钛(titanium,Ti)、硒(selenium,Se)、锶(strontium,Sr)、锡(stannum,Sn)、锑(stibium,Sb)、钡(barium,Ba)、钍(thorium,Th)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心病组脐血样本中Al、锌(zinc,Zn)、镁(magnesium,Mg)、钾(kalium,K)、Ca、Ti、铬(chromium,Cr)、铜(copper,Cu)、砷(arsenic,As)、Se、Sr、银(argentum,Ag)、镉(cadmium,Cd)、Sn、铅(plumbum,P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血液样本中Sb水平升高,其子代患先心病的风险显著增加(^(a)OR=4.81,P=0.004);而在脐血样本中,高浓度水平的Al(^(a)OR=4.22,P=0.013)、Mg(^(a)OR=8.00,P=0.014)、Pb(^(a)OR=3.82,P=0.049)与先心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孕期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子代先心病的预测模型中纳入的变量有:孕妇血Al、Th、Sb水平和脐血Al、Mg、Pb水平,绘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结论孕期Al、Th、Sb、Mg、Pb水平升高提示子代罹患先心病的风险增加,联合以上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子代先心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金港园墓地北魏时期颅骨进行研究,为大同地区古代居民群体构成、居民体质特征及人类学等研 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用7 例完整北魏时期成年颅骨,按体质人类学测量方法测量,并进行形态学研究和种 系纯度检验分析。将男性颅骨数据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进行比较,与古代对比组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金港园 组颅骨标本具有简单颅顶缝、中等犬齿窝、鼻根处凹陷不明显、宽阔而扁平的面型、颧骨上颌骨下缘转角欠圆钝、 较高鼻前窝型梨状孔下缘出现率,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纯度检验系数显示金港园墓地北魏组所表现出的种系 差异超出了较纯的种系类型,但应当同属于亚洲蒙古类型。主成分分析和均方根值的结果显示,金港园北魏组与 水泊寺廉租房组、大同北魏组以及虒祁组最接近,与北亚类型各对比组距离较远。结论: 金港园北魏组古代居民 体质特征与大同原住民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在古代人类骨骼标本中出现的颌骨骨髓炎1例,以探索史前人类颌骨骨髓炎的发病情况和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性患龋率为36.67%,女性患龋率为27.91%;龋齿率为3.12%,龋均为1.38。结论: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壮年和中年为龋病的高发期,患龋率分别为46.30%和45.00%,龋齿率分别为4.64%和4.71%;患龋牙位发病率依次为M2>M3>M1>M2>M3>M1>P2>P1>C1>P1>P2;下颌龋齿罹患率高于上颌(3.32%>2.89%),从龋患部位来看,邻面龋发病率最高(66.67%),其次为唇颊面龋(17.65%)和咬合面龋(13.73%),舌腭面龋最低(1.96%)。  相似文献   
8.
周亚威  贺乐天 《解剖学报》2013,44(4):554-558
目的 通过对5个中国考古遗址中出土的184枚人类上、下颌第1臼齿(M1和M1)的齿冠基底面积和相对齿尖基底面积的测量与分析,探讨不同食性的人群在第1臼齿齿冠面积和相对齿尖基底面积的差异性。方法 运用现代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对齿冠面积和齿尖面积进行高精度划分
和测量,并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动物性食物摄入较高的人群第1臼齿齿冠基底面积均大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差异性检验显示,两组人群在齿冠基底面积上差异显著。两组人群的相对齿尖基底面积非常接近,差异性检验显示,差异不显著。5个考古
遗址所代表的中国古代人群的第1臼齿相对齿尖基底面积的大小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即M1的顺序为原尖>前尖>后尖>次尖,M1的顺序为下原尖>下次尖>后尖>内尖>下次小尖。结论 第1臼齿齿冠基底面积的大小在群体间表现出差异性,第1臼齿相对齿尖基底面积则在群体间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