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胆道梗阻常见原因有结石、炎症、肿瘤及寄生虫等。然由胶冻样粘液阻塞极为罕见。现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报告如下。例1 男,57岁,上腹部饱胀,隐痛反复发作3年,近半个月来出现发热、黄疸,并呈进行性加深而入院。查体:体温38℃,皮肤及巩膜有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1. 0cm,质软,右上腹胆囊区可触及4×4cm 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周内首起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传染源引发本地二代病例疫情,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追踪,描述传播过程及各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发现指示病例后,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且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国内首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2名密切接触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指爪病例多次近距离接触,且现场通风不良;发病潜伏期37~57 h,临床表现均较指示病例轻.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未见新发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由输人性传染源引起的本地感染疫情,无防护近距离空气及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空气流通不良的密闭空间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3.
陶霞  张晶  魏跃红  周勇  白志军  吴新伟 《疾病监测》2018,33(11):902-907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2 — 2016年人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分型与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收集2012 — 2016年广州市临床诊断恙虫病患者全血,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56 kDa型特异性抗原基因并测序,通过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临床诊断恙虫病患者标本906份,其中220份经巢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24.3%),包括Karp型138株、Kato型29株、Gilliam型39株和TA763型13株,另有1株未确定型别。 两个发病高峰期为5 — 6月和9 — 10月,发病区域集中在从化区、增城区等农村地区。 结论 近年来广州市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呈现多样性,但以Karp型为主要流行型,需要加强对恙虫病东方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周内首起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传染源引发本地二代病例疫情,探讨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采用面对面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以指示病例为起点进行追踪,描述传播过程及各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发现指示病例后,密切接触者中有2人出现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且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被确诊为国内首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2名密切接触者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与指爪病例多次近距离接触,且现场通风不良;发病潜伏期37~57 h,临床表现均较指示病例轻.经采取严格防疫措施,未见新发病例.结论 此次事件为由输人性传染源引起的本地感染疫情,无防护近距离空气及飞沫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空气流通不良的密闭空间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5.
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集体性爆发的证实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对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集体爆发的调查和证实,总结处理不明原因疾病的经验.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3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发生的急性胃肠炎集体爆发进行调查,对病人粪便样本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核酸检验.结果4起集体爆发的胃肠炎均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有2个发病高峰,病程较短,有自愈倾向,没有明显的年龄、班级、楼层分布的集中趋势.对第4起爆发的22份病人粪便样本进行诺瓦克病毒的PCR检测,其中19份阳性,同时有4份经DNA测序证实与诺瓦克样病毒同源.结论此一系列不明原因的胃肠炎是由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这是我国证实由诺瓦克样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集体性急性胃肠炎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3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流行特征,加强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2003年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3年10月~12月底,广州市共报告8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疫情,共计病例396例,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病毒核酸或抗原。结论 RT-PCR的阳性检出率大于ELISA法,粪便标本检出率高。诺瓦克样病毒性胃肠炎常引起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WHO资料显示,2003年12月以来,全球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169例,其中91例死亡.截至2006年2月,我国共确诊12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8例死亡.广州市于2006年2月底首次发现人禽流感病例,患者发病8 d后死亡.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2003-2007年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3-2007年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3-2007年发生在学校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广州市共报告14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共有病例547例。10-12月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21:1,病例主要分布在小学和中学。感染来源尚不清楚,传染途径可能以消化道为主。结论小学和中学等人群聚集的单位容易发生诺如病情胃肠炎疫情,应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广州市监测点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中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方法收集广州市2007-2008年监测点医院门诊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的患儿临床资料及粪便标本954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将诺如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纯化并测序,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型别流行特点分析。结果 954份标本中,ELISA方法检测各种病毒的抗原阳性率为诺如病毒18.8%(179/954),其中07年12.2%(32/262),08年21.2%(147/692),轮状病毒30.8%。诺如病毒腹泻病例发病高峰在8~11月份,2岁以下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91.6%,病例集中在6~23月龄。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0.4%(144/179),144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经测序及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比对证实有1份是GⅡ2型,其余全部为GⅡ4型。结论诺如病毒是广州市门诊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仅次于轮状病毒,常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2007-2008年流行优势株基因型为GⅡ4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