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自临床的57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并进行测序分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9株整合酶I阳性,其中47株整合子I扩增阳性,RFLP分为2型,测序结果为aacA4-catB8-aadA1和drf17-aadA5。3株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扩增均阳性,可变区经RFLP分为1型,测序结果为orf513-qnrA1-ampR-qacEdeltal,ISCR1阳性菌整合子I均阳性,经ERIC-PCR检测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7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盒较常见,ERIC-PCR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保菌Ⅰ类整合子与插入序列共同区1(ISCR1)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我院12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8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PCR法扩增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基因盒、ISCR1、ISCR1可变区.Ⅰ类整合基因盒和ISCR1可变区的PCR产物分别用HinfⅠ、RasⅠ进行酶切,相同类型酶切图谱的PCR产物随机挑取一例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用BlastN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 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79例Ⅰ类整合酶,67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6种类型;59例ISCR1阳性,其中9例ISCR1可变区阳性.在89株多重耐药铜绿中,检出41例Ⅰ类整合酶,36例Ⅰ类整合子基因盒阳性,含有10种类型;9例ISCR1阳性,其中4例ISCR1可变区阳性.有8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携带Ⅰ类整合子和ISCR1可变区结构.结论 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子和ISCR1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16株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 IMP、bla KPC、bla NDM、bla VIM、bla OXA-48)、ISCR1、Ⅰ类整合酶、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基因。结果16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6株细菌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均阳性。16株均携带有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14株携带bla NDM-1,2株携带bla IMP-4。16株ISCR1、Ⅰ类整合酶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均阳性,携带的基因盒主要由dfrA17-aadA5或dfrA15-aadA2组成。结论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 NDM-1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各种介入性检查治疗和导管留置等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及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增加,血培养已成为血液微生物感染诊断和危重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要手段。为探讨院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的抗感染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分离临床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PCR检测整合酶I、整合子I、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培南的敏感率较高。7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为15个基因型,14株整合酶阳性,9株整合子I阳性,2株ISCR1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结论 整合子I和ISCRI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携带率低,ERIC-PCR可用于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基因分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核糖体测序方法鉴定临床难鉴定的细菌和真菌。方法分别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TS2),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n等分析。结果21株临床常见细菌和8株真菌测序结果与表型鉴定符合,检测出6株临床难鉴定细菌和真菌。结论核糖体测序可以作为临床难鉴定细菌和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及结构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自临床的57株鲍曼不动杆菌,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并进行测序分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9株整合酶I阳性,其中47株整合子I扩增阳性,RFLP分为2型,测序结果为aacA4-catB8-aadA1和drf17-aadA5。3株ISCR1以及ISCR1可变区扩增均阳性,可变区经RFLP分为1型,测序结果为orf513-qnrA1-ampR-qacEdeltal,ISCR1阳性菌整合子I均阳性,经ERIC-PCR检测将5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27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鲍曼不动杆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盒较常见,ERIC-PCR可用于临床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临床分离133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多态性.方法 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菌株Ⅰ类整合酶、ISCR和ESBLs基因;ERIC-PCR检测基因型,SPSS分析其多态性.结果 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P<0.005).对Ⅰ类整合酶、ISCR、blaTEM、blaSHV、blaCTX-M,88株产ESBLs株的阳性率分别为59.1%、43.2%、69.3%、4.5%、45.5%;45株不产ESBLs株的阳性率分别为40.0%、15.6%、22.2%、4.4%、6.7%.根据指纹图谱把13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26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归为20个大类.结论 南方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是CTX-M基因型,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呈散发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密闭式连续循环培养系统以制备大肠埃希菌生物膜,探讨不同培养时间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 运用菌落计数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内大肠埃希活细菌量及生物膜的变化.结果 3次建模测定的第5、7、10 d的实际菌落计数分别为(1.72 ±2.14)×105、(1.18 ±1.32) ×105、(5.45 ±6.84)×104 CFU/cm2,生物膜细菌平均标准菌落计数分别为(4.98±0.47)、(4.82±0.46)、(4.43±0.52) lg CFU/cm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P=0.01),第5、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分别与第1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持续灌流5d的Teflon管腔内表面,生物膜细菌间粘丝样胞外基质形成并交联呈网状,细菌紧密黏附;灌流7d,胞外多聚物基质黏附单个细胞形成微生物菌落;灌流10 d则形成稳定成熟的生物膜.结论 大肠埃希菌在Teflon管内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与培养时间有密切关系,随着时间延长,生物膜细菌量逐渐减少,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