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学习不良儿童的智力、行为及非智力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FAT》筛选出学习不良儿童41名,学习优秀儿童35名。对二组儿童进行wics-R智力测试:不良组儿童IQ低于优秀组儿童(P<0.05),但不良组IQ>120有6名(14.60%),优秀组IQ<90有5名(14.50%)。父母教育方法调查结果表明:优秀组父母偏重意志、兴趣培养,不良组父母着重成绩或者放任,二组父母教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优秀组儿童在学习中比不良组儿童具有较强的非智力个性心理因素(P<0.05)。《CBCL》儿童行为量表测验结果提示:学习不良儿童比优秀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hTR)、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自然逆转成熟及恶性增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4例神经母细胞瘤、5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8例神经节细胞瘤、16例胎儿肾上腺髓质、20例新生儿肾上腺髓质中hTR、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hTR、hTERT基因在病理分型F型中的阳性表达均为46.15%(6/13);uF型中阳性表达分别是85.71%(18/21)、90.48%(19/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05,P〈0.05;X^2=8.10,P〈0.05)。在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中hTR、hTERT基因的阳性表达均为20%。神经节细胞瘤中hTR、hTERT基因的阳性表达分别是25%、12.5%;二组与神经母细胞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70,P〈0.05;X^2=10.81,P〈0.05)。在胎儿及新生儿肾上腺髓质中hTR、hTERT基因为弱阳性及阴性。结论在神经母细胞自然逆转成熟及恶性增殖是时hTR、hTERT起了重要的作用,当hTR、hTERT基因表达减弱,神经母细胞具有自然逆转成熟的趋势,当hTR、hTERT基因表达阳性,提示神经母细胞增殖力增强,因此hTR、hTERT基因的表达可作临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如何预防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体会。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进行的100例甲状腺癌手术所可能发生并发症[1]进行系统预防方式进行的研究,本组患者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岁,其中甲状腺左叶癌的手术患者为35例,甲状腺右叶癌手术患者为65例,手术方式均为肿瘤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颈部淋巴结廓清术,并将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本组全部病人手术用时在150min~250min之间,手术平均用时180min,患者住院时间在10~18d之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3d。本组手术患者术中均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结果:通过对本组80例甲状腺癌病人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加同侧颈部淋巴结廓清术,术后颈部切口渗血的患者有1例,术后出现短期声调低沉的患者1例,术后切口皮下积液的1例,以上经系统保守治疗后均恢复。结论:通过对本组80例甲状腺癌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人进行系统的预防及改进手术操作技术,较未经过改进手术操作技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较改进前6%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例HB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男女之比为4:3,年龄为11个月-4岁,平均年龄2岁.7例病例5例经手术切除,2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确诊.术后随访6-30个月,6例获得随访资料,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后化疗现均存活.病理形态包括单纯胎儿型1例,混合胎儿和胚胎型3例,混合上皮和间叶型3例.免疫表型:AFP、Hepatocyte、Glypican-3、β-catenin呈不同程度阳性、CD34血管内皮细胞阳性,NSE、S100、Syn、CgA、CD99、Des,EMA,LCA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40%-90%.结论 HB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来源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该病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儿发现时已有远处转移.临床多表现为腹部包块,血清AFP升高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最终确诊还需依赖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诊断儿童Turner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12例我院临床拟诊的Turn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运用FISH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性染色体45,X/46,XX/47,XXX的嵌合构成比例,并探讨不同嵌合比例的嵌合型Turner综合征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12例中有10例最终确诊为Turner综合征,这10例Turner综合征患儿的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16岁,FISH结果显示10例患儿的性染色体45,X/46,XX/47,XXX所占比例不同,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身材矮小、生长发育迟缓、性腺发育不良或缺乏第二性征等症状.结论 由于FISH检测技术是根据荧光原位杂交信号作出判断,降低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复杂性,缩短了检测时效,使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可靠,为儿童Turner综合征的快速确诊及相关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是起源于生发中心或生发中心后B细胞,与c-Myc基因和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的高度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致瘤机制,充分了解其发病机制将有望为BL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现对BL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儿童CCSK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中男童4例,女童2例,其中5例为1~3岁,1例为7岁,影像学检查显示肾上极或下极肿块,考虑肾母细胞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核及细胞质均为透明空泡样。肿瘤细胞由纤维组织分割,其内含多量毛细血管。结论儿童肾脏CCSK比较少见,恶性程度高,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肾母细胞瘤,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 ,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治疗的药物很多 ,但根据国情 ,一种副作者小、经济、适用、方便的药物应加以推广应用。消心痛 (硝酸异山梨醇脂 )和氨苯碱合用。作者已在临床上应用 5年之久 ,收到较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  1998- 0 1~ 2 0 0 0 - 12 ,各种原因引起的 CHF患者 5 0 (男 34,女 16 )例 ,年龄 2 9~ 80 (5 9± 19)岁 ,符合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会议制订的关于 CHF的诊断标准 [1 ]。按NYHA分级 [2 ] , 级 11例 , 级 30例 , 级 9例 ,病因包括冠心病 2 3例 (其中心肌梗死后心衰 15例 ,冠心病心衰型 8例 ) ,高血压性心脏病 18…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年龄组的Hans、Choi免疫分型及C-MYC基因特征.方法 收集60例DLBCL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儿童组17例、成人组43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10、BCL-6、MUM1、FOXP1、GCET1及CD5蛋白表达,根据Hans及Choi免疫分型标准分型;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C-MYC 基因.结果 1)Hans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1例,non-GCB型6例;成人组DLBCL中GCB型9例,non-GCB型34例(P<0.05).2) Choi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4例;成人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30例(P<0.01).3) C-MYC基因:儿童组DLBCL中C-MYC基因断裂6例;成人组DLBCL中C-MYC基因正常43例(P<0.01).结论 儿童DLBCL以GCB型为主,预后较好;成人DLBCL以non-GCB或ABC型为主,预后相对较差,儿童DLBCL的C-MYC基因断裂明显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儿童SANT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童,3岁2个月,因车祸体检发现左上腹包快。手术所见:肿块与脾脏相连。肿块4 cm×5 cm×3 cm大小,肿块界限清楚,切面:紫红、灰白相间,呈结节状、分叶状。镜下见纤维组织将毛细血管样结构分隔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结节状血管巢,结节间纤维组织疏松,无明显胶原化,其中可见厚壁的血管,并可见散在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血管巢表达CD31、CD34,血管间隙表达SMA,间质纤维组织表达vimentin、灶状SMA,不表达desmin、NSE、S-100、ALK、CD21、EBV,散在表达CD68、CD8,Ki-67增殖指数常<5%。结论 SANT是儿童罕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常偶然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