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数理化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The reaction of the title cyclic complex(1) with sodium amal-gam in THF resulted in the expected cleavage of the Fe--Febond to afford bis-sodium salt (Me_2SiSiMe_2) [η~5-C_5H_4Fe(CO)_2Na]_2 (4). The latter was not isolated and was used di-rectly to react with MeI, PhCH_2Cl, CH_3C(O)Cl, PhC(O)Cl,Cy_3SnCl (Cy=cyclohexyl) or Ph_3SnCl to afford correspondingring-opened derivatives (Me_2SiSiMe_2) [η~5-C_5H_4Fe(CO)_2R]_2[5, R=Me; 6, R=PhCH_2; 7, R=CH_3C(O); 8, R=PhC  相似文献   
2.
1,2-Diphenyl-1,2-dimethyldisilanylene-bridged bis-cyclopentadienyl complex[η~5,η~5-C_5H_4PhMeSiSiMePh-C_5H_4]Fe_2(CO)_2(μ-CO)_2(1)was synthesized by a modified procedure,from which the trans-isomer 1b that was pre-viously difficult to obtain has been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More interestingly,two new regio-isomers[η~5,η~5C_5H_4SiMe(SiMePh_2)C_5H_4]Fe_2(CO)_2(μ-CO)_2(2)and [η~5,η~5-C_5H_4Me_2SiSiPh_2C_5H_4]Fe_2(CO)_2(μ-CO)_2(3)were occa-sionally obtained during above process,the novel structures of which opened up new options for further study ofthis type of Si—Si bond-containing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2 has been determinedby the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3.
Cl2MeSiSiMeCl2与环戊二烯基锂及对甲苯基溴化镁反应, 生成C5H5(p-Tol)MeSiSiMe(p-Tol)C5H5. 后者再与五羰基铁反应, 得到标题化合物[η5, η5-C5H4(p-Tol)MeSiSiMe(p-Tol)C5H4]Fe2(CO)2(μ-CO)2(3); 同时还得到两个单硅桥连副产物[η5, η5-(p-Tol)2MeSiSiMe(C5H4)2]Fe2(CO)2(μ-CO)2(4)和[η5, η5-(p-Tol)Me2SiSiMe(C5H4)2]Fe2(CO)2(μ-CO)2(5). 化合物3中顺式异构体(3a)占绝对优势, 可通过简单重结晶分离出纯品. 化合物3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子内的硅硅键和铁铁键之间的复分解重排反应, 生成[η5-(p-Tol)MeSiC5H4Fe(CO)2]2(6). 该产物为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顺反异构体的摩尔比为4:3), 表明重排反应不涉及协同历程. 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4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一种新的苯氧乙酰基四羰基钴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反应. 1H NMR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1个大气压的CO气氛下以烷基钴和酰基钴平衡的形式存在. 催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分子量、N端为苯氧乙酰基的多肽类聚合物,且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对多肽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链终止端除了具有慕尼黑酮类结构的端基以外,还存在酰胺类的端基,并对后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三氟化硼存在下,三(三甲基硅基)苯基硅烷(Me3Si)3SiC6H4R(R=H,p-Me和p-Me0)与三吡啶三羰基钼反应得到相应的η6-[三(三甲基硅基)苯基硅烷]三羰基钼类化合物矿η6-([Me3 Si)3SiC6H4R]MO(CO)3.利用1H NMR,133C NMR,IR和元素分析对3个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并...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新的苯氧乙酰基四羰基钴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催化亚胺与一氧化碳的交替共聚反应. 1H NMR分析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在1个大气压的CO气氛下以烷基钴和酰基钴平衡的形式存在. 催化反应结果表明, 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分子量、 N端为苯氧乙酰基的多肽类聚合物, 且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利用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对多肽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聚合物链终止端除了具有慕尼黑酮类结构的端基以外, 还存在酰胺类的端基, 并对后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酰基四羰基钴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对芳香醛亚胺与一氧化碳(CO)的交替共聚反应.采用6种芳香醛亚胺单体,分别与CO进行交替共聚反应,得到了6种新的多肽类聚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及MALDI-TOF质谱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芳香醛亚胺苯环上取代基的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链终止端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端基,分别具有慕尼黑酮类结构、咪唑啉类结构以及酰胺类结构,对这些端基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ClMe2SiSiMe2Cl顺序与茚基锂和环戊二烯基锂作用,生成(1-C9H7)Me2SiSiMe2C5H5.后者进一步与五羰基铁反应,得到硅硅桥联茚基环戊二烯基化合物[η55-(1-C9H6)Me2SiSiMe2C5H4]Fe2(CO)4 (2).化合物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给出硅硅键和铁铁键复分解产物([-)Me2Si(η5-1-C9H6)Fe(CO)2SiMe2(η5-C5H4)Fe(CO)2(]-) (3).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2和3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苯基二硅烷中硅硅键和苯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导致的特殊紫外吸收现象,是有机硅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是,关于1,2-二苯基二硅烷中两端苯基和硅硅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与其特殊紫外吸收现象之间的关系,则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此,合成了一系列不对称取代的二苯基四甲基二硅烷C6H5SiMe2SiMe2C6H4-p-COMe(3),p-MeOC6H4SiMe2SiMe2C6H4-p-COMe(4),C6H5SiMe2SiMe2C6H4-p-NMe2(5),p-MeOC6H4SiMe2SiMe2C6H4-p-NMe2(6),并利用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对上述各化合物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化合物3~6均表现出两个强的长波紫外吸收峰,分别对应于两端取代苯基各自与硅硅键相连时所具有的特征紫外吸收的波长,而不存在由于两端取代苯基之间跨越硅硅键相互作用而导致其紫外吸收发生显著红移的现象.这表明,传统地利用苯基和硅硅键之间的共轭作用来解释苯基二硅烷特征紫外吸收现象的观点,有必要进行重新检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