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6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456篇
工业技术   1219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09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法国规范中混凝土箱涵的设计和应用,对混凝土箱涵进行力学性能分析,选取箱涵在B系列荷载体系下的2种模型的6种工况进行了力学分析。建立了与箱涵的实际结构尺寸一致的钢筋混凝土箱涵模型。通过确定合理的土压力与箱涵变形的本构关系,选取合适的钢筋参数,箱涵的受力满足要求。同时介绍法国规范中混凝土箱涵的设计方法和荷载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与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氮含量(0.08%~0.22%,质量分数)对HPD-1双相不锈钢硬度、拉伸性能、低温冲击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含量变化可显著影响试验钢γ/α相比例,当氮含量由0.08%升高到0.22%,γ相含量由38.1%提高至56.5%。α相的硬度由273 HV10提高到343 HV10,γ相的硬度由238 HV10提高到299 HV10,试验钢强度明显提升。氮元素对两相比例和奥氏体相韧性的双重影响导致试验钢低温冲击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高的氮含量抑制疲劳裂纹萌生与拓展,是影响HPD-1双相不锈钢室温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撕裂棱是疲劳断口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钢渣罐用于存放高温熔融钢渣。焊接型钢渣罐由于出现和使用较晚,其高温强度和耐久性还未得到验证。为研究其温度和应力应变等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考虑热物性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钢渣罐三维瞬态热弹塑性仿真模型。对缓冷过程钢渣罐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对罐体和纵横加劲肋等典型部位的应力和塑性应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多晶硅行业中大量设备采用了800系列高温合金。特别是冷氢化反应器,均采用此类材料。而且此设备主体材料非常厚,这对设备的制造产生了难度。特别是800系列高温合金的焊接,目前仍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是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热裂纹,焊缝通过RT检测的难度较大;及焊接接头的工艺性能较差,在弯曲实验中容易产生裂纹。本文介绍我司N08810焊接试验的情况。应用金相及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焊接接头及缺陷位置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分析,了解缺陷产生的机理从而总结出相应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6.
7.
在历年生产勘探获得的地质、测量、勘探工程、地质编录、取样与化验等地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urpac软件的二马铁矿床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三维建模结果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二马铁矿床成矿控制规律研究结果,对S1000~S1400勘探线深部矿体进行了成矿预测,为矿山接替资源预测提供了新途径。建立的二马铁矿床地表模型、断层模型、地层模型、矿体模型实现了矿区矿床的三维可视化,完整准确地表达出了地下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矿岩信息,为矿床开采以及生产动态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以丙烯腈/衣康酸(IA)二元共聚原丝以及丙烯腈/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原丝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解-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Py-SVUV-PIMS)对其热稳定化过程进行研究。TG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二元共聚原丝(PAN/IA)和三元共聚原丝(PAN/IA/MA)分别呈现三阶段和两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其中PAN/IA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对应PAN线型分子链的断裂,但前者是由自由基环化反应放热引发的,后者则是由正常温度下的热分解所致,而单体MA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自由基环化反应,使得PAN原丝的热稳定化能够以单体IA诱导的离子型环化反应为主较平缓地进行,相应的热失重过程也由两阶段转变为了单阶段。Py-SVUV-MS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PAN原丝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会生成包括含氮小分子、丙烯腈单体及低聚物、成环化合物在内的三类主要热解产物,对比各类产物的生成趋势和产量,推断单体MA通过降低PAN结构的规整度,使其无定形化,从而增加环化反应的引发点,促进PAN原丝向稳定的预氧丝转变,同时由典型热解产物——甲基丙烯腈的生成路径可知,MA本身并不参与PAN大分子的环化反应,属于中性共聚单体。空气气氛下,CO2的产量差异也间接证明了MA单体能够有效提升PAN纤维的固碳能力,采用三元共聚方法制得的PAN纤维热稳定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于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深入探究,针对我国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表明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各个因素之间的特点和关系,并就此提出了各类危险源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稠油热采注入介质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稠油资源丰富,但稠油黏度范围跨度大。研究表明,稠油热采开发注入介质的选择与原油黏度密切相关,针对稠油不同黏度范围优选其适合的注入介质成为研究难点。笔者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开展蒸汽、蒸汽复合气体、多元热流体三种注入介质的开发效果评价及增效机理研究,对渤海不同类型稠油油田的注入介质进行优选,形成渤海油田稠油开发注入介质筛选技术。在渤海M油田,利用该研究成果进行注入介质优选并应用后,单井热采高峰日产油相比邻井冷采产能提高三倍。该成果明确了海上不同稠油黏度范围适合的注入介质,为渤海稠油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