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选址是一个重要问题,合理的选址决策不仅事关居住者的生活、工作便利,还关系到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进程入手,概括了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原则,并提出了"土地位置与土地价格的均衡最优"、"轨道交通邻近优先"、"公共配套设施优先"、"产业用地适度结合"、"居住人群多层次混合"等选址策略,最后以江苏省南京市保障性住房选址建设的实际操作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昆山市达筑安装上程总公司组建于1951年,现有职工6000余人,有工程、经济专业职称的人员352人。1990年起,公司相继在肯尼亚、苏丹、莫桑比克承接多项国际招标工程,并获得了良好的消誉。在此谈谈开拓苏丹建筑市场的体会。一、关于国际招标工程投标价的确定1施工单位施工能力可行性研究:此项包括施工单位对自身技术、人员、机械等施工能力的审核.应综合分析比较自身施工能力。即使自身不对施工能力进行研究.业主、监理等也将在招标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施工企业资质及所投标的工程需求人员和设备清单,并要求呈报近几年所承建的重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 GIS的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总体流程 ,设计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结构 ,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耕地质量预警信息数据库和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结果表明 ,耕地质量预警信息系统为耕地质量预警工作提供了相应的辅助决策功能 ,可以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及时、动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类型之一,其空间格局与变化特征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受限于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形式,农村居民点用地体现并控制着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活动情况,但因文献记载少、空间差异大、易受灾异战乱影响等特征,对历史时期农时居民点用地进行数量估计和空间格局重建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现江苏省和安徽省(苏皖地区)为研究区,在解析传统居住文化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数量控制和空间配置准则,选取1820-1864年间历史数据较为丰富的5个典型时间断面(1820年、1911年、1936年、1946年和1964年),重建形成了100m×100m空间网格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格局。在数量重建方面,以历史人口数据为基砒,分析苏皖地区的居住特色、区域差异和人居生产生活用地特征,通过家庭户数和户均用地面积确定用地数量;在空间格局重建方面,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综合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历史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每个时间断面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估计为2617.14km^2、3301.46km^2、4108.61km^2、4430.91km^2和4882.31km^2;空间格局上苏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在空间特征上表现为以长江、淮河、太湖、洪溼湖等水网力中心,多集中在沿湖泊水系平坦地带;在空间扩展上呈现岀从平原地区向丘陵(氏山地区不断扩散。通过空间数量与格局验证方式,将重建结果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820和1911年数据结果,以及1930年代和1950年代测绘地形图进行比对分析,验证了重建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更加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整治理念。基于土地利用调查、统计年鉴等传统数据的整治评估已经难以实现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系统评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立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背景,基于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分析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念转变的路径,并梳理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大数据类型以及大数据获取与处理方式,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要求,明晰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态评估的总体框架,阐明大数据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动态评估中的应用方向,以期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大数据驱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评估向"以人为本"、全面评估、动态监测评估、公众参与式评估转变;(2)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大数据主要包括10种类型,重点在于支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前可行性评估、整治中监测评估、整治后效益评估;(3)大数据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前—中—后"的评估应用方向分别包括耕地细碎化评估等10项内容、整治任务实施进展评估等8项内容以及用地效益评估等10项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有限的乡村空间上,耕地资源破碎化、建设用地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国土空间利用中的综合性问题。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土地整治从工程建设向规划管控和空间系统治理转变的一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供给,是自然资源部履行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平台抓手。  相似文献   
7.
从保障性住宅用地选址的基本要求出发,以GIS手段为支撑,建立了保障住房用地筛选指标和评价指标,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结合分析结果,根据设定的住宅保障率水平,对用地选址空间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9.
该文试图探讨木桁架平改坡系统在既有住宅屋面改造中的应用,分析其所特有的低碳、环保、节能等优势及工艺特点,并结合实际操作案例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促进乡村要素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立足乡村发展要素和区域发展理论,根据发展要素强度、耦合格局、演变趋势,划分主导要素培育、辅助要素完善、多要素耦合等3个乡村发展阶段。通过综合解析乡村发展要素水平和耦合状态,依据村庄内部主导因素一致性和地域相似性原则,划分多种发展型、主导发展型、限制发展型和不宜发展型等4种乡村发展类型,其中依据主导要素目标维度不同,主导发展型又可细分为特色提升型、产业引导型、农旅融合型、城乡协同型。按照乡村发展类型和发展需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概括分3种:①主导提升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村庄优势资源整合,识别并提升主导发展要素,促进乡村主导发展要素激活。②短板补齐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制定全域整治规划,解决乡村发展的短板问题,提升辅助要素发展水平。③优先发展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完善要素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乡村发展要素全面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