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快循环同步环(RCS)上需要束流位置检测器(BPM)来检测束流位置偏移。论文介绍该系统中读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设计BPM读出电路的最大挑战就是接收和处理大动态范围(5.8 mV~32 V)和变化宽度(80~500 ns)的探头引出信号。文中介绍的模拟电路,采用由模拟运放和模拟开关构成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结构,能够接收和处理该探头引出信号。另外,对于一个BPM系统,精确的实时束流位置检测是必须的。本设计基于FPGA,开发了计算逐束团位置信息和束流闭轨模式位置信息的实时算法。此外,设计实现了工程所需的各种功能,包括30 s逐束团位置缓存、基于VME总线的数据读出和控制、FPGA程序的在线加载等。初步测试显示,在最小信号10 mV时,逐束团位置分辨是0.9 mm,束流闭轨模式位置分辨为50μm。  相似文献   
2.
生吃水产品常见病原性生物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以及生吃水产品养殖水等中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情况,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广东省18家酒店的生食生产品、养殖水和砧板进行卫生检验。结果从325份样品中,检出常见病原菌79株,包括7种致病菌,检出阳性率为24.31%,其中罗氏虾的阳性率高达50%。另外25份生鱼肉中的5份检出华支睾吸虫,检出率为20%。结果显示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中普遍存在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是食用后引起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以及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食用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是得到广泛公认的益生菌。它除了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外,还能在人体肠道内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有效地抑制、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肠道中入侵和定植,从而调整与改善人体肠道中的微生态环境,达到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和延缓衰老的效果。由于益生菌的特殊生理作用,使国内外医学界纷纷尝试应用益生菌制作保健品。目前,国内对双歧杆菌的基础性研究和活菌制剂的开发都十分活跃,其生物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含双歧杆菌活菌的保健品也深受群众的喜爱。本文观察了保健食品“某双歧杆菌活菌颗粒剂”对小鼠胃肠道菌的调节作用,报告…  相似文献   
4.
2000-2005年广东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广东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按国家监测网的工作手册进行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和菌密度测定,应用RiboPrinterMicrobia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检测分离菌株的基因指纹图谱,纸片法作药敏试验。在监测的10类2265份食品中,共分离出76株沙门菌、7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61株副溶血性弧菌、2株空肠弯曲菌、2株O157∶H7大肠杆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13.95%。部分分离的菌株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的结果是:58株沙门菌分属于22个血清型,25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分属于11个RP基因型,5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14个RP基因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O157∶H7大肠杆菌均有多重耐药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比例较低。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样品中的几何平均菌密度分别为265、96CFU/g和93MPN/100g。5种食源性致病菌对广东省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肉类食品和水产品的污染尤为严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对畜牧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科学指导,并制定相关的法规进行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5.
周晓聪  赖蔚  温剑丰 《软件学报》2018,29(10):3051-3067
度量数据的分布信息对于理解和使用面向对象软件度量有重要意义.人们对面向对象软件规模度量、耦合度度量乃至继承维度的度量数据的分布都有研究,但对除内聚度缺乏度LCOM之外的内聚度度量数据的分布却缺乏研究.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LCOM并不是好的内聚度度量,因此探讨其他内聚度度量数据分布很有必要.对包括内聚度缺乏度、基于连通性的内聚度度量和基于相似性的内聚度度量总共17个度量指标在112个Java开源软件项目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对每个度量指标的每个项目数据使用幂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进行拟合,并使用荟萃分析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规范化的内聚度量可使用对数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拟合,但规范化的基于相似性的内聚度量(包括CC、LSCC、SCOM和SCC)需要排除方法数小于等于1或字段数为0的特殊类才能使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而基于连通性的内聚度度量(包括TCC、LCC、DCD和DCI)则只有对应的非规范化版本的数据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或幂律分布.实证研究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内聚度度量,特别是可以帮助人们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确定内聚度度量的阈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定性定量分析及毒素基因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受污染海产品、海产品养殖水及食物中毒临床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特性、种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方法的应用和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方法66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MPN值定量、氯化物含量(离子色谱法)、R72H基因片段和tdh、trh毒素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定性定量分析方面,98.5%的菌株不发酵阿拉伯糖;牡蛎样本MPN值均为≥24000/100g,并检出2株携带trh毒素基因;23/30份养殖水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海丰监测点6份阳性水样的氯化物含量均值仅为3160mg/L,显著低于实验室培养的30g/L的含量。基因检测方面,VITEK鉴定R72H基因片段结果与检测相符;13株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均携带tdh毒素基因;6.7%的海产品分离株、15.4%食物中毒临床来源株同时携带两种毒素基因。结论通过从海产品和养殖水的检出情况以及分离株的生化特性、毒素基因资料,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溯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006-2008年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和水产品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方法采用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对2006-2008年我中心收集的27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这些菌株均由广东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分离获得,分离地区覆盖广东的粤西、粤北、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其中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176株,水产品分离株103株。结果2006-2008年收集的279株副溶血性弧菌中,在176株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中完全分型168株,分型率为95.45%,共分出15个血清型,以O3:K6为主,占73.30%(129/176);在103株水产品分离株中完全分型57株,分型率为55.34%,其血清型别分布较分散,未见优势菌型,共分出40个血清型,主要集中在O1,O2,O3,O4,O5,O10,O11等7个菌群。结论2006-2008年广东各地区上送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以O3:K6为主,血清型地区差异不明显;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型呈多样性,且与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的血清型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保健意识增强,饮水观念的更新,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各种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但由于纯净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受污染的纯净水中的微生物会迅速增殖,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使企业蒙...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首起米粉米酵菌酸中毒病原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因食用河粉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病原菌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方法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同时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31份食物中毒相关食品样品中有10份检出伯克霍尔德菌(28株),包括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株)、越南伯克霍尔德菌(3株)等,经16S rDNA的序列测定、产毒培养、米酵菌酸测定、毒力试验等分析,在3份样品中检出14株可产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论采用生化并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合产毒试验可确定为引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的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椰毒致病种。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硅像素探测器特点及其重要性,介绍了测试系统中基于FPGA的光纤转USB3.0高速数据传输板的设计,包括整体结构,各模块具体实现方式以及硬件电路设计和部分软件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目设计的数据传输板解决了计算机接收光纤数据问题,实现了2.5 Gbps的稳定传输速度,提高了硅像素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