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两栖装甲车辆水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水上航行耐波稳定性的横摇运动进行了探索。首先建立了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而后将模型试验与融入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思想相结合,构建了对于两栖装甲车辆摇荡运动的辨别模型;最后通过对车辆在水上的横摇运动试验设计及侧体方案布置,对辨别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水动力学模型能够对两栖装甲车辆由陆入水时的车体稳定性情况进行准确描述,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辨识方法能够分段辨识两栖装甲车辆的横摇运动,为车辆水上航行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式扫雷具能够精确地模拟舰船磁场信号,使得当前水雷仅依靠磁场时间波形信息,进行识别的难度加大。由于舰船磁场和扫雷具磁场的产生方式有很大区别,可以利用两者的差异,选取各方向磁矩作为特征量,建立相应的目标识别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抗扫方法。最后,采用遗传算法作为识别算法,对舰船和扫雷具信号进行识别,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模极大值的船舶轴频电场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轴频电场是一种具有明显目标特征的极低频信号,对船舶的水下非声探测具有重要作用。对船舶轴频电场信号小波模极大值的尺度变化进行分析,根据目标信号和噪声的差异,采用Hermite 插值对目标信号小波模极大值进行快速重构;提取目标特征频率范围内的能量均值为特征值,采用滑动检测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实测和仿真数据对该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对小波包熵检测算法的检测效果较好,虚警率较低,当SNR 为-5. 9 dB 时检测率相对提高50% 左右,并且在SNR 为-8. 2 dB 时仍然具有86%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4.
国外开发和装备了以固态银-氯化银电极为核心的电场传感器,用来检测海洋船舶极低频微弱电场信号,但是国内外对于银-氯化银传感器的海洋电场信号检测性能仅在文献中有零星提及。为此通过实验研究了银-氯化银电极自噪声、电极间极差电位及对微弱电场信号的响应性能。在海洋环境中,所选用的银-氯化银电极低频段电极自噪声性能良好,达到nV级水平,电极电位在24h内稳定在1mV左右。实验结果分析与验证试验表明:银-氯化银电极对船舶微弱低频信号响应特性良好,满足船舶海洋极低频微弱电场的探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火炮的软后坐发射是减小火炮发射后坐力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软后坐技术多采用的前冲定位击发方式,由于不同弹种的膛压不同,在发射过程中反后坐装置产生的液压阻力相差较大,造成改变弹种后不能正常超卡。为提高软后坐火炮的射击性能,应对软后坐火炮弹种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伺服控制机构的可调流口软后坐反后坐装置,通过发射前馈控制实现对液压阻力的有效调节。并基于常规反后坐装置的软后坐发射试验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区间参数辨识,结合辨识与流体仿真结果对提出的反后坐装置的发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反后坐装置在不同弹种条件下,使软后坐火炮发射时均能正常超卡且发射过程平稳,并将后坐阻力控制在400 kN以内,能够满足软后坐设计要求。可以看出该新型反后坐装置对各类不同弹种下的软后坐发射工况的良好适应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软后坐火炮的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从海洋环境电场背景中检测微弱的船舶轴频电场信号,对轴频信号小波模极大值的尺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得出轴频观测信号中噪声模极大值的幅度和分布稠度均随尺度增大而减小的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提取最大分解尺度的模极大值能量作为特征值,利用滑动检测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并且避免了小波模极大值的重构过程,因而计算量小,检测速度较快.最后,分别使用实测数据和仿真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算法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当SNR为-10.8dB时仍然具有79%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射击试验安全,在分析现有安全管理机制基础之上,结合射击试验安全管理实践经验,采用量子旋转门控制量子位的翻转与相位的偏转,建立风险评估指标模型,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文章所采取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BP神经网络性能进行风险评估精度的比较;通过分析及比较,文章构建的量子门线路模型降低了安全试验相关数据处理的复杂度,对射击试验安全风险评估的收敛速度更高,提高了对射击试验过程中安全风险的预测精度,为射击试验相关管理人员评估试验危险及制定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