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近些年成本低廉的高性能电子成像设备的不断普及和操作简单的数字图像编辑软件的广泛应用,人们制作一幅篡改图像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些技术使得人们很难察觉和辨识那些使用专业技术处理过的篡改图像的伪造痕迹,因而对包括新闻传播、司法取证、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数字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综上所述,开展针对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方法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综述围绕数字图像篡改盲检测方法开展工作。首先,本文根据数字图像篡改检测方法所依赖的线索对篡改检测方法进行层次化分类,将图像篡改检测方法分为两个方面:基于成像内容及成像系统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和基于篡改及JPEG重压缩痕迹的检测方法。然后,按照内容的来源和篡改操作所处的阶段,将以上两方面篡改检测方法进一步分为四个分组:基于成像内容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成像系统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篡改及其后处理痕迹的检测方法和基于JPEG重压缩痕迹的检测方法;又根据目前文献涉及话题的分布情况,再将四个分组细分为十二个分类:基于光照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提取与分类的检测方法、基于成像色差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自然模糊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成像系统噪声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彩色滤波阵列插值印记一致性的检测方法、基于几何变换及插值痕迹的检测方法、基于人为模糊痕迹的检测方法、基于中值滤波痕迹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方法、基于对齐JPEG重压缩假设的检测方法和基于非对齐JPEG重压缩假设的检测方法。接着,本文梳理出每种分类的主干的思想脉络并对该类中重要的算法加以详尽分析和论述。除此以外,本文还对各类方法中典型的算法的性能做了比较,并归纳总结了在各种方法中常见的性能衡量标准和公开数据集,便于后续研究使用。最后,本文对各方法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做出预测。希望此综述能够对数字取证有关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文献的参考、研究方法上的启发和研究思路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出现的多媒体篡改工具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篡改。使用这些新工具制作出的人脸篡改视频几乎无法被肉眼所察觉,因此我们急需有效的手段来对这些人脸篡改视频进行检测。目前流行的视频人脸篡改技术主要包括以自编码器为基础的Deepfake技术和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的Face2face技术。我们注意到人脸篡改视频里人脸区域的帧间差异要明显大于未被篡改的视频中人脸区域的帧间差异,因此视频相邻帧中人脸图像的差异可以作为篡改检测的重要线索。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帧间差异的人脸篡改视频检测框架。我们首先使用一种基于传统手工设计特征的检测方法,即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的检测方法来验证该框架的有效性。然后,我们结合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即基于孪生网络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增强人脸图像特征表示来提升检测效果。在FaceForensics++数据集上,基于LBP/HOG特征的检测方法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而基于孪生网络的方法可以达到更高的检测准确率,且该方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在这里,鲁棒性指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在三种不同情况下达到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这三种情况分别是:对视频相邻帧中人脸图像差异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表示、提取三种不同间隔的帧对来计算帧间差异以及训练集与测试集压缩率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