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提升医学图像融合效果,本文对现有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修正平均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其设计思想是用像素域修正平均算法分别对两幅待融合图像进行处理,然后再对其进行加权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灵活、安全、易于实现,比传统的像素域加权平均算法具有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大众检测中心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希平  徐菡  周悦 《钢结构》2002,17(6):51-53
为加快工程进度 ,节约投资 ,在工厂的技术改造中可以尽量利用原有建筑。在上海大众检测中心技术改造中 ,采用钢结构 ,按新工艺要求成功地进行了改造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旋转管式微滤器中流体流动对过滤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讨论膜器环隙内流体流动对过滤通量的影响,运用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连续性方程、达西定律等,并结合稳定性理论,分别对主流体为去离子水和悬浮液的情况下环隙内流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对于主流体为去离子水的情况,建立了过滤通量与膜器进出口压力降的关系,并与Belfort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当主流体为去离子水时(即无滤饼生成的理想情况下),流体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对微滤推动力有削弱作用,当内膜管转速较小时,流体流动方式对过滤通量几乎无影响。对于悬浮液,由内膜管旋转所形成的剪切力对减少滤饼形成的作用甚微,而Taylor涡的形成是强化微滤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内膜管旋转管式膜器优化设计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对超(微)滤的过滤性能及过程的研究中,实验研究作出了很多贡献,但实验研究存在着结论对具体实验体系有很大依赖性、研究费用较高等缺点.介绍几种较经典的扩散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其建模思路、适用范围和存在问题;提出借助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设计实验,再根据实验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普用性模型的新方法、对于方程的求解,介绍了简化法、摄动法、数值计算与模拟等方法的特点及其在超(微)滤研究中的应用,认为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超(微)滤机理及膜器优化设计必将成为今后超(微)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设计三维模糊控制器的一种新方法,这种算法能很容易的解决三维模糊控制器在实际中遇到的难题。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看出三维模糊控制比二维模糊控制有更优良的控制品质,同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用原位末端标记、原位杂交和碱磷酶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小鼠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凋亡动力学变化,及其与Bax、Bcl-2和Bcl-XL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照射后24h淋巴结淋巴细胞凋亡指数迅速升高,在6—12Gy范围内与照射剂量呈正比,≥15Gy照射后变化不明显。6Gy照射后24h,淋巴细胞凋亡达高峰,尔后开始降低;然而直至照射后6个月和12个月,凋亡指数仍明显高于对照组。6Gy照射后24h,淋巴细胞Bax蛋白表达即出现升高,当剂量为12Gy时达到峰值,15Gy和20Gy照射后未观察到这种剂量效应关系。而Bcl-2和Bcl-XL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4h明显下降。bax和bcl-2mRNA的表达显示出相似趋势。以上结果显示,≤12Gy照射后细胞凋亡是淋巴细胞的重要死亡方式。照射后Bax的上调及Bcl-XL的下调在致死剂量照射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目前利用离心力场作用强化膜微滤的几种实施方法:旋转管式动态膜微滤,旋转流强化膜微滤和旋转盘式动态膜微滤;详细讨论了各法的代表结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的实验研究成果;评述了各法的优缺点、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徐菡  贺振  周悦 《工业建筑》2004,34(12):96-97
通过对某工程在软土地基上景观造坡产生的堆载对基础设计不利因素的分析思考 ,介绍对这一问题的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某汽车公司冷冻机房的框架厂房,屋面设置大体积水箱及冷却塔,剖面布局不规则,因此选择合适的结构方案,正确选定梁,柱断面尺寸,是使梁,柱具有合理的刚度以保证弯矩分配的合理性;深梁的计算和配筋是保证该结构整体稳定和不发生裂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锂掺杂有利于提高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电池的性能.然而,传统旋涂含锂前驱体溶液的掺杂策略在前驱膜的逐层沉积过程中,由于锂的再溶解而导致大量的锂流失.在本工作中,我们通过刮涂法在柔性钼箔衬底上制备了铜锌锡硫硒薄膜,实现锂的有效掺杂,并进一步研究了锂掺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随着锂掺杂含量的增加,吸收层晶粒尺寸变大,这可能与硒化过程中锂–硒液相的形成有关.而且,锂可以进入铜锌锡硫硒晶格中,并在吸收层的表面积累,从而钝化缺陷,提升p–n结质量.因此,适量的锂掺杂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此外,本工作探索了锂–钠共掺的影响.有趣的是,与Li-10%样品相比,钠元素的引入增强了吸收层拉曼光谱在328 cm-1处硫的振动信号. 10%锂钠共掺可将柔性Cu2ZnSn(S,Se)4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进一步从6.62%提高到7.59%.本工作提供了一种基于刮涂法、简单有效的锂掺杂策略,并证明了锂–钠共掺存在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