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淀粉直接转化麦芽糖相对困难、高浓度麦芽糖生产效率低的工业难题,以麦芽糊精作为碳源,获得一株能将麦芽糊精转化为麦芽糖的α-1,4葡聚糖麦芽糖苷酶生产菌。能够转化糊精为麦芽糖并清除葡萄糖的发酵条件为:酵母粉2 g/L,麦芽糊精50 g/L,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2.
丹磺酰氯作为生物胺柱前衍生试剂衍生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荧光衍生试剂丹磺酰氯同多种生物胺进行衍生化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在丹磺酰氯浓度为9m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5min、缓冲体系的pH值为11.5时,衍生效果最佳。衍生试剂和衍生物的稳定性分别可达一个月和半年以上,即可以和伯胺反应又可以和仲胺反应。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产草酸盐降解酶,能够降解草酸或草酸钙。对草酸盐降解酶性质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0,最适底物浓度为30%,金属离子Na+、Mg2+、K+、Cu2+、NH4+对酶无明显的激活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进展李宪臻,黄云战,徐德贵,金凤燮(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大连,116001)高培基(山东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济南,250100)由于纤维素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资源,因此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纤维...  相似文献   
5.
研究柱前衍生-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油中7种生物胺(色胺、酪胺、组胺、腐胺、尸胺、精脒、精胺)残留的方法。黄油样品经甲醇提取去除蛋白和脂肪,提取液经柱前衍生,衍生后通过ODS-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InertsilODS-3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20min,流速为1mL/min。对添加3个不同含量水平的7种生物胺,5次平行实验的变异系数(CV)为3.52% ̄6.75%,检测低限为2.71×10-5 ̄1.36×10-3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4% ̄89.1%。  相似文献   
6.
化学农药的随意使用已经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危害人类健康问题,寡糖作为激发子能够诱导植物细胞产生自我防御响应,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侵染。海藻酸经海藻酸降解酶分解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寡糖,大豆子叶法检测发现聚合度为6.8的海藻酸寡糖具有较高的激发子活性,以此海藻酸寡糖处理水稻芽,能够激发水稻细胞产生植保素,其形成量与所用水稻种子的萌发时间有关,用萌发5 d后的水稻芽检测海藻酸寡糖生物活性时灵敏度最高,而且,水稻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影响植保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表达水平分析比较,从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 sp. CX11基因组中筛选出在菌株降解纤维二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SmBgl3A。该基因含有2 283 bp碱基对,编码760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质与来源于Bacteroides ovatusβ-葡萄糖苷酶BoGH3B同源性为46.76 %。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粗酶液经Ni-NTA亲和层析一步纯化得到电泳级纯度的酶蛋白SmBgl3A,重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81.2×104)一致。酶学性质表征结果表明,SmBgl3A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5 ℃和6.5;pH在5.0~7.0、温度在40 ℃以下时,稳定性较好,同时有着较好的NaCl耐受性。SmBgl3A的最适底物为pNPG,以pNPG为底物时的比活力为14.74 U/mg;Km为10.88 mmol/L,kcat为46.72 s< sup > -1。SmBgl3A作为一种新型的、酶学性质优良的β-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扩展了β-葡萄糖苷酶的种类,为该酶在纤维素降解、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脂肪酶是一类功能多样且应用广泛的酶,但是由于游离酶活性易损失且难以分离回收,通常不适合实际应用。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游离脂肪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较差的问题,首先使用近平滑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然后合成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接枝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磁性微球[Fe3O4@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amidoamine, Fe3O4@PMMA/PAMAM],并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进一步将Fe3O4@PMMA/PAMAM作为载体用于固定化脂肪酶,最优固定化条件为戊二醛用量0.6 mL、固定化时间5 h、固定化pH 8.0、固定化温度35℃,所得的固定化脂肪酶活性为864 U/g,酶活力回收率为74.29%。与发酵液中的游离脂肪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均明显增强。在连续循环使用10次后,固定化脂肪酶仍能维持72.23%的酶活性。4℃下贮存30 d后,固定化脂肪酶仍能保留71.44%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麦芽糖的生产存在葡萄糖、麦芽三糖、四糖等低聚糖以及多糖等副产物,高浓度麦芽糖生产效率低的工业难题,筛选了一株寡糖特异性麦芽糖酶生产菌,该酶具有将麦芽低聚糖降解并生成葡萄糖和麦芽糖的能力。该菌株最佳产酶条件为:以麦芽低聚糖作为碳源,碳源的质量浓度为50 g/L,以酵母浸粉作为氮源,氮源的质量浓度为2.0 g/L,发酵时间为24 h,温度为37℃,培养基初始pH为6.5。  相似文献   
10.
蔗糖异构酶(sucrose isomerase,SIase)在异麦芽酮糖的酶法制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重组蔗糖异构酶的可溶性表达,作者利用分子伴侣共表达策略将源自Klebsiella sp. LX3的基因SIase进行异源表达并研究了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利用酶切连接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ET-24b-SIase并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发现其主要表达为包涵体。分别将携带4种分子伴侣蛋白基因的质粒(pKJE7、pGro7、pG-Tf2、pTf16)与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共表达,筛选到最佳分子伴侣质粒pGro7且提高了重组SIase的可溶性表达水平,其酶活力为14.8 U/mL,比未进行共表达的工程菌发酵酶活力(3.5 U/mL)有明显提高,进一步利用金属离子螯合层析技术纯化到SIase纯酶,酶学性质研究显示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最适反应pH为6.0。动力学常数Km为(179.10±20.65) mmol/L、kcat/Km为(5.44±0.72) L/(mmol·s)。产物特异性研究结果显示,随反应温度的提高,产物中异麦芽酮糖和海藻酮糖比例下降,单糖比例提高。利用分子伴侣共表达策略能够提高重组SIase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促进SIase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