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钒钛磁铁矿钙化焙烧及其酸浸提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钒钛磁铁矿精矿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和钙化焙烧酸浸提钒的效果进行对比,确定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提钒方法,研究了焙烧添加剂Na2CO3,CaO,Ca(OH)2和CaCO3对浸出提钒效果的影响,其中CaCO3的作用最好,确定了CaCO3添加量为10%,1 200℃焙烧时间为1h的优化焙烧条件,得到主要的含钒物相为偏钒酸钙相;偏钒...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铝系钒铁炉渣碳酸钠焙烧-水浸全过程的矿物分析、热力学计算及对比实验,研究了炉渣中钒、铝同步转化、溶出的机理与规律. 结果显示,焙烧进程中渣中镁铝尖晶石MgO×Al2O3相、CaO×2Al2O3相逐渐消失,MgO相生成,并生成碱熔相Na2O×Al2O3和钒酸盐. 随焙烧温度及时间增加,Na2O×Al2O3和钒酸盐相明显增多,钒、铝溶出率增加. 焙烧熟料经水浸后,液相呈碱性,钒、铝分别以可溶性钒酸钠和铝酸钠的形式进入水相,固相残留物为少量未反应的镁铝尖晶石及新生成的MgO和Ca(OH)2. 在磨矿粒度<75 mm、配碱系数1.0、焙烧温度1000℃及焙烧时间4 h的优化条件下,钒的溶出率可达90%,铝的溶出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高科技领域对其钒原料尤其是氧化钒的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纯五氧化二钒的需求逐渐增大。本文系统分析了现有高纯五氧化二钒的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针对现有流程技术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存在的问题,开发了离子置换法制备大粒度高纯五氧化二钒的新技术,实现了大粒度高纯五氧化二钒的低成本、高效率、清洁化生产,产品质量指标已通过国际高端客户合格认证。  相似文献   
4.
以无盐焙烧工艺所产生钒液为原料,对钒液中硅、磷深度除杂进行研究。通过对除杂剂的选择、加入量、加入条件等因素进行实验,实现了钒液中Si和P的浓度降至20ppm和10ppm以下,所得五氧化二钒产品品位在99.5%以上。  相似文献   
5.
钒渣钠化焙烧提钒是我国钒生产所采用的主流提钒工艺。近年来,我国钒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尤以钒化工固废问题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钒产业发展的原则和基本思路,构建了钒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和产业链结构图,并介绍了钒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兰杰  郭起志 《功能材料》1999,30(6):655-656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白不形貌术和同步辐射荧光分析对天然金刚石包体进行卫研究,结果发现,晶体中存在有很多极细小的包体及大量位错,文中对包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出因其产生的位错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金属钛的制备途径,详细阐述了金属热还原法和熔盐法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钛金属制备方法。通过对比分析Kroll法、氟盐法、FFC法、OS法及EMR/MSE法的机理、优缺点和可行性,指出TiO2熔盐电解法和氟盐法有望取代Kroll法,成为金属钛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一次尾渣中钒的高效、低耗回收,以一次尾渣为原料,添加钒泥提钒尾渣混合焙烧,研究了钒泥提钒尾渣加入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一次尾渣钠化焙烧钒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钒泥提钒尾渣代替碳酸钠,与一次尾渣混合焙烧,可提高钒的转化率,同时资源化利用了钒泥提钒尾渣,回收了尾渣中的钒。  相似文献   
9.
10.
以电铝热法钒铝合金生产系统为研究平台,对CaO-Al_2O_3渣系钒铝合金中的杂质铁元素来源和走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质Fe元素主要由反应炉耐材引入的(占55.38%);系统中87.65%的Fe进入到钒铝合金中,与钒结合的能力较强;合金中Fe分布不均匀,合金锭下表皮和侧壁Fe含量高;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合金中。因此需对合金锭表面进行处理,并通过降低耐材中的Fe,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减少进入钒铝合金中的Fe量,为生产航空级钒铝合金提供技术支撑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