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29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桐柏、宜兴、泰安等抽水蓄能电站施工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网形优化及施测方案等方面的论述,总结了在特殊困难地区采用LeicaTCA2003全站仪和ZeissDiNi12电子水准仪建立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的经验,并通过对施测成果的精度评定,对施测方案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厂商、不同系统的楼宇自控设备互操作、互通信的局限性,分析了BACnet/IP技术和实时数据库,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BACnet/IP技术的实时数据库DasRdb的设备驱动程序。该设备驱动程序采用UDP通信方式,通过调用每个BACnet/IP设备的标准接口函数来驱动实时数据库DasRdb分别进行写操作和读操作,能够有效地实现BACnet/IP设备与实时数据库DasRdb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楼控设备的互操作成为可能。现场工程应用表明,该程序的运行契合BACnet的一致性要求,具有简单、高效、精确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动量比、湍流度和密度比对圆柱形气膜孔流动的影响规律,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圆柱形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动量比的增大,二次流在气膜孔出口处逐渐偏离叶片;气膜孔出口下游存在1个高速区域,动量比增大,这一区域的速度随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在湍流度和密度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动量比增加,冷却效率计算值随着距离的增加在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低密度比下,湍流度对冷却效率影响不大;当密度比为1.5时,湍流度的不同导致冷却效率产生显著差异,密度比越小,冷却效率越低.在喷口处,数值计算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值模拟的结果能够定性地反映气膜孔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人们通过使用应用软件,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互,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智能,传统的数字校园已不能满足师生对信息的实时性和移动性的需求。本文围绕大学师生的校园学生和生活的需求,通过对智慧校园建设关键技术的分析,以移动终端为载体,构建了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流域水体污染已成为影响岸边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明确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是实施水体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的前提。针对流域水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监测问题,以淮河干流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流域水质监测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实测水质数据和同步Landsat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M、OLI水质遥感监测模型,开展了2006-2017年淮河干流水体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表明:TM、OLI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遥感监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不超过 0.17,相对误差不超过7.11%;模型计算的2006-2017年淮河干流各类污染水体面积占比变化情况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模型可用于淮河干流水质动态监测中;将遥感影像数据与典型断面监测数据相结合,建立流域水质监测模型的思路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大尺度流域水质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面向快速制造车身模具的机器人软质工具研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以硬质工具进行机器人自动研磨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用软质工具的机器人自动研磨系统。根据被研磨工件的表面形状,对研磨轨迹进行了规划。以机器人研磨系统为平台,进行了基础工艺实验,分析了主轴转速、机器人行走速度、横向进给量等工艺参数对研磨质量的影响,从而综合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误差补偿。通过实验确定了合理的预压量,并进行了等离子熔射制造的车身模具表面研磨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研磨效果。  相似文献   
7.
微/纳米复合多层金刚石自支撑膜的制备及应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功率DC Arc Plasma Jet CVD装置,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为气源,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在多晶钼衬底上制备出了多层复合金刚石自支撑膜.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谱(Raman)对膜体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多层膜体的组织结构体现了微米金刚石与纳米金刚石的典型特征;复合金刚石自支撑膜具有光滑的表面,微米层与纳米层间呈相互嵌套式的界面;此外,利用激光拉曼谱分析了多层膜中的内应力状态,研究发现,多层膜中各层膜体具有不同的内应力状态,内应力沿膜体生长方向有明显变化,呈现出从压应力到拉应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图像安全,快速加密,利用了图像像素可以插入到相邻像素之间以及拉伸折叠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坐标的图像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载电子与武器装备结构复杂、设备数量庞大、分布舱室多、检测点分散不集中等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以系统局部故障分析研究为切入点,提出适用于舰船武器装备特点的局部故障的分析方法;对系统的局部故障我们采用故障树的方法进行界定,并通过核心路径跟踪技术来确定检测点;采用核心路径在线故障检测方法,有效地节省测试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0.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构建源网荷储全向交互机制,显著提升了电网的互动与自愈能力。区块链技术采用去中心化理念和分布式记账模式,保障数据可信,打破信任壁垒,为电网多端友好互动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基于现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高弹性电网的形态架构具有较强的理念契合性和技术互补性,区块链有潜力成为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重要赋能技术。面向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建设目标,刻画了区块链技术与高弹性电网深度融合的应用场景,梳理了建设高弹性电网过程中的关键痛点,阐明了区块链之于高弹性电网的技术赋能要素及匹配关系。面向高弹性电网的建设需求,提出了区块链系统的设计原则、评价指标以及设计流程,并以需求响应为例进行系统设计与性能测试,为区块链技术在高弹性电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