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成炭剂及其膨胀阻燃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成炭剂及其膨胀阻燃体系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传统型成炭剂(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淀粉、山梨醇)和新型成炭剂(三嗪类、聚酰胺、酚醛树脂、超支化成炭剂)在聚合物膨胀阻燃中的作用。并指出了现存成炭剂的缺陷,对未来开发出性能优良的成炭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六水氯化镁制备高纯镁砂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MgCl2?6H2O为镁源,Na2CO3为沉淀剂,在反应温度为35 ℃的条件下,通过恒流进料,制备出高纯镁砂的前体。由XRD表征结果可知:前体的主要成分为二水合碳酸镁(MgCO3?2H2O)。在800 ℃温度下,将前体煅烧2 h,得到高纯度、粒径分布均匀的活性MgO颗粒。后续高温真空烧结致密化的过程中,与果壳、焦油活性炭相比,当椰壳活性炭作为第二相添加剂时,高纯镁砂的气孔率降低和体积密度提高效果最为明显。对比可知,椰壳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03%~0.05%时效果最优,经1600 ℃真空烧结5 h得到烧结镁砂的体积密度高于3.4 g/cm3,纯度高于98.5%。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金属氢氧化物、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有机硅系阻燃剂和纳米阻燃剂等无卤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研制和开发高效、无毒、无烟、无环境污染、热稳定性好、多功能和新型复合“绿色”阻燃剂,将成为以后聚丙烯无卤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5种主要的紫外光固化水性低聚物的性能、特点和改性研究以及它们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化和扩链2种方法,使用KH-550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经过离心稳定性分析和激光粒径分析,证明扩链方式改性的产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改性产物进行吸水率测定、接触角分析和TG分析。结果表明,使用KH-550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涂层的耐水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针状纳米氢氧化镁的形貌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利用反向沉淀法制备针状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其直径为9~12nm,长度为40~110nm。并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所制备粉体的晶型结构、粒度、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对纳米氢氧化镁粉体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颖  侯文生  魏丽乔  刘少兵  许并社 《功能材料》2006,37(8):1286-1288,1291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对表面包覆Al(OH)3的纳米SiO2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IR、自动电位粒度仪和FESEM等测试手段对表面处理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界面电性能和分散状况进行了分析表征.考查了处理前后纳米SiO2与聚氨酯弹性体(PUE)的相容性及其对PUE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DBS对表面包覆Al(OH)3的纳米SiO2粉体进行改性后,纳米SiO2粉体的团聚现象减少,分散性提高,单个纳米SiO2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30nm;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O2粉体与有机基体PUE的相容性增强,并对PUE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能同时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注塑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常见的周边白线缺陷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在拉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而产生空化条纹状形变区,这些条纹平面区强烈地反射可见光,使材料表面形成一片银白色光泽。讨论了锁模力、模具、残余应力和内应力对注塑制品周边白线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注塑制品周边白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n-Si (100)衬底上制备了CoxC100-x(x=2.5~50,at%)颗粒膜,并对薄膜的结构、形貌、磁性能和巨磁电阻(GMR)效应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态的Co-C薄膜为非晶结构,且表面光滑、颗粒尺寸及膜厚度均匀;随热处理温度的增加,Co成分在300℃逐渐开始晶化,400℃基本晶化完全,500℃度的时候膜层开始出现裂纹;拉曼光谱显示制备态薄膜为类金刚石(DLC)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包埋在碳基薄膜中的Co掺杂纳米颗粒以单质形态存在,没有Co的碳化物出现,且Co掺杂没有促进碳膜的石墨化,Co-C纳米复合薄膜组成了一个互不相溶的金属/绝缘体体系;磁性能测试显示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与Co的含量和颗粒的晶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磁电阻测量结果表明Co2.5C97.5薄膜具有高达36%的正GMR效应,GMR效应遵循输运通道的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湿法球磨改性膨胀型阻燃剂,以改善膨胀型阻燃剂与高分子材料基体之间的相容性;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和表征阻燃剂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湿法球磨改性,硅烷偶联剂KH-550可以成功地接枝在膨胀型阻燃剂表面;改性后膨胀型阻燃剂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粒径减小,最佳改性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