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用丁睛橡胶(NBR)对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进行改性制备非交联型热塑性鞋料,考察了NBR/HPVC橡塑比、填料、增塑剂和共混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PVC/NBR=87/13,活性CaCO_3为30份,DOP为70份,其它助剂适量,共混湿度110℃时,可制得性能良好的鞋料。  相似文献   
2.
HPVC/PP共混改性研究:Ⅲ低分子量反应性化合物作相容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分子量反应性化合物作相容剂,即化学交联体系来改善HPVC/PP共混物的相容性。考察了在不同共混比下,不同化学交联体系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采用低分子量反应性化合物作相容剂,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但冲击强度无改善。分散相尺寸减小,相间粘接得到改善。并比较了3种增容方法的效果,发现CPE是HPVC/PP共混物的最佳相容剂。  相似文献   
3.
郑昌仁  张军 《弹性体》1991,1(3):26-29
叙述了选择混炼型聚氨酯(PU)与分子量适中的Ⅱ型聚氯乙烯(PVC)树脂制备PVC/PU合金的过程,讨论了PVC/PU共混比、填充剂、硫化体系、共混工艺等因素对PVC/PU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PVC/PU=60/40(质量比),硫化剂TD15份,白炭黑30份,混炼温度140—160℃,可制得性能优良的PVC/PU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实验显示了PVC/PU合金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PC/TPU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清  郑昌仁 《塑料工业》1997,25(2):92-94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碳酸酯(PC)及聚碳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C/TPU)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C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γ)不敏感,而对温度(T)敏感。温度升高,PC粘度降低。加入TPU大大改善了共混物的流动性能,使共混物的成型加工变得容易进行。当TPU含量为40份时,共混物的熔体粘度出现一极小值。加入不同第三组分对于降低共混物的熔体粘度效果不同,第三组分E对共混物有增粘作用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并用比、交联剂、发泡剂及助剂、填料和共混温度、发泡成型温度对LDPE/BR微孔塑料性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BR(80/20质量比)100份,DCP09份,AC35份,复合发泡助剂3份,活性CaCO325份,共混温度110℃,发泡成型温度170℃下,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微孔塑料。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LDPE/BR胶料混合均匀,微孔塑料孔眼小、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CPE、ABS、PP-g-MA,PP-g-PAA和低分子量反应性化合物作相容性来改善HPVC/PP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用它们作相容剂可以提高HPVC/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改变其形态结构,减小分散相尺寸,改善相容性,其中CPE是最佳相容剂。  相似文献   
7.
凡具有相同平均分子量的两个高聚物样品,总是分子量分布宽的样品较之分子量分布窄的样品易于加工。本文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XS型和XJ型聚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并就所得的两种聚氯乙烯产品的分子量分布与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和探讨。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聚氯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不大,实际上对加工性能起主要作用的是悬浮聚合树脂的形态,当树脂颗粒内部组织松散时就容易分散,因此疏松型要比紧密型结构的聚氯乙烯易于加工。  相似文献   
8.
SBS浓溶液流动行为与粘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诸因素对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401)的环已烷浓溶液和甲苯浓溶液粘度的影响,上述溶液的质量百分数范围为2%-25%,温度范围为25℃-50℃。结果表明,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剪切力和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上;溶液的流动曲线符合幂律定律,并根据所测定的数据,利用回归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在一定温度下,描述本体系溶液粘度特性的两变量的半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都知道高分子化合物的湿法纺丝,分子量测定,分级和溶液聚合等过程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因此可以说高分子溶液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经常碰到的对象。不过按照不同的情况,有时遇到的是浓溶液,象纺丝液、涂料、胶粘剂以及塑料的增塑等;有时遇到的却是稀溶液,象测定分子量时所配的溶液。但是,稀和浓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线,一般说来,浓度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