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泥炭水解产物制取微生物合成产品目前对蛋白质、某些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其它起刺激和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合成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和工艺过程的开发。微生物细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脂化合物、酶。微生物物质代谢的易变可使其按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要实现微生物合成必须要有活性菌株,高质量的培养介质和最佳培养工艺条件。植物原料的水解产物,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密封的作用、分类,以及密封设计的基本知识,重点提出了辊磨磨辊轴承油封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探讨了几种油封设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碳酸钙为载体,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镍基纳米催化剂,以棕榈油的加氢为探针表征其活性。分析了制备方法、负载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及促进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纳米碳酸钙为载体,在镍负载量为30%左右、添加铝(镍与铝原子摩尔比6∶1)或钴(镍与钴原子摩尔比600∶1)为促进剂、焙烧温度350℃、还原温度400℃时,采用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可使氢化后的棕榈油碘值(I)降到0.5 g/100 g以下(催化剂用量占棕榈油质量的0.07%),表明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可达工业要求水平。此外,采用相对廉价的纳米碳酸钙作载体,镍为主要活性组分,操作步骤简单,催化剂性能稳定,活性较高,经济效益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旋转爆震涡喷组合发动机构型,并基于GSP计算平台针对该组合发动机搭建了总体性能 分析模型,针对爆震燃烧模块建立了气动热力学等效计算模型,重点进行了发动机设计点循环参数选择和性 能敏感度分析计算。根据建立的模型,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设计点的选择对组合发动机循环参数选择的影响, 获得了爆震燃烧室出口温度的变化以及从涡轮机引气给爆震燃烧室的最佳引气比例(文中定义为分流比)对 组合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满足该组合发动机性能需求的最优设计点涡轮前温度和压气机 压比分别为1 173 K和6.5;组合发动机推力性能随爆震燃烧室出口温度升高而提高,燃油经济性随爆震燃烧 室出口温度升高而降低;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发动机推力随分流比增大而增大,耗油率随分流比增大而升高; 在H=15 km、Ma =2的巡航状态点,组合发动机推力最大时对应的分流比为0.45。  相似文献   
5.
6.
凝胶电解质具有化学稳定、难燃和易于封装等特点, 其低离子电导率(10-4~10-5S?cm-1)阻碍了电致变色器件(ECDs)凝胶电解质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制备了一种高电导率的疏水SiO2/PMMA/PC/LiClO4凝胶聚合物电解质(H-SiO2 GPEs), 并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分析了ECDs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仅引入0.5wt%的疏水性气相SiO2, 即可使H-SiO2 GPEs的离子电导率达到5.14 mS?cm-1(25 ℃时)。离子电导率的增加归因于SiO2添加物和有机电解质之间良好的相容性和疏水-疏水吸引力促进了高氯酸锂的离解。同时, 不同气相二氧化硅含量的GPEs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表现出剪切稀化行为, 这表明研究体系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该结构为离子提供了传输通道, 进而提高了基于H-SiO2 GPEs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速度(tbleaching= 4 vs 8 s和tcoloring = 14 vs 16 s)。同样, 通过探究添加疏水性气相SiO2对液态电解液的影响表明:复合疏水性气相SiO2使得LiClO4/PC液态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由原来的6.94 mS?cm-1增大到7.58 mS?cm-1。疏水性气相SiO2作为填料对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H-SiO2 GPEs的研究为解决ECDs高离子电导率和易泄漏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们曾经普遍认为CO+H_2合成烃类工业上使用的Fe系和Co系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直至40年代末期才得知,用铁催化剂时,初级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水,而CO_2是CO水蒸汽变换反应的产物。该反应可采用高空速进气的方法来抑制。在此基础上曾得出过错误的结论——CO+H_2合成机理是一样的,与用什么催化剂无关。关于合成氨用的熔铁型催化剂,是将其还原为金属铁(前驱体为熔铁或铁的氧化物及助催化剂的混合物)。而在烃类合成乃至低碳醇的合成中发现,在金属铁减少的同时,催化剂中铁的碳化物和铁的氧化物都在逐渐累积。因此,人们曾探讨哪种化合物具有催化活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动态混合离子注入加热器表面降低CaSO4污垢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防止污垢在加热器表面上生成,对核状沸腾条件下CaSO4污垢沉积过程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动态混合离子注入非晶碳的加热器表面可以有效地抑制CaSO4在加热器表面上的生成,传热系数随时间的变化不大,它与未处理表面相比,在100~300kW/m^2的热通范围内,传热系数是未处理表面的2.5倍左右;热通量的增加并不改变传热的趋势,而只对传热系数的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流动沸腾装置中磁控溅射表面的抗垢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晓光  刘长厚  赵起 《化工学报》2001,52(2):173-175
引 言在过冷流动沸腾期间 ,传热表面上的污垢使换热效率降低、流动阻力增大 ,造成能源和设备的极大损失和浪费 .本研究主要通过离子注入或磁控溅射等现代技术对加热器表面进行处理 ,通过对加热器表面磁控溅射DLC(类金钢石碳 )、DLC -F(类金钢石碳 +氟 )以及AC(非晶碳 )等混合元素来降低加热器表面的表面能 ,降低垢质与加热器表面之间的附着力 ,从而抑制污垢的沉积 ,达到抗垢的目的 .本实验在流动沸腾装置中对CaSO4 溶液的结垢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将所获得的结果与未处理的加热器表面和电抛光表面进行比较 .1 磁控溅射污垢…  相似文献   
10.
离子注入制备滴状冷凝表面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起  张东昌 《化工学报》1990,41(2):244-248
<正>滴状冷凝是一种高效传热方式.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这种现象以来,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滴状冷凝工业应用的研究,但这个愿望迄今仍未实现.要在金属表面上实现滴状冷凝必须降低其表面能.以往实现滴状冷凝的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在金属表面外加一层低表面能材料,靠物理或化学吸附与表面结合来降低金属表面能.由于这些材料的本身特点和与金属表面的结合方式带来了对冷凝液的污染、腐蚀金属表面、使用寿命短、成本昂贵和附加热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