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月,香港国际珠宝展以其前瞻性和专业性,为业内把握市场脉搏、展望未来发展,打开了一扇“春风拂面意盎然”的窗口。而来自业内权威人士对市场的把脉,总是最受行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诸多科学技术在诸多工作领域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先进的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却出现了相反的变化,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缓慢,最终导致光纤光缆方面的相关市场出现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处在这种大型的环境之下,光纤光缆方面的制造厂商需要研制出性能和品质更加优化的相关产品,才能在强大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对光缆的机械性能和传输性能作为基础性的保障。文章以光纤光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应用进行了相关叙述。  相似文献   
4.
从乳化工艺、亲水单体、异氰酸酯指数(R值)和软段等方面综述了水性聚氨酯(WPU)固含量的影响因素,并对高固含量WPU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2012年末,一个新珠宝品牌的诞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它成功在港借壳上市.建立了深圳营运总部.在内地市场布点五大运营中心,并开设了40家专卖店。  相似文献   
6.
超支化胶原纤维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价铬Cr(Ⅵ)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利用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PBN)末端所具有的大量活性官能团,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HB-PN负载于胶原纤维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胶原纤维吸附剂(CF-HBPN)。以CF-HBPN的氨基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氨基含量的影响。利用IR、DSC-TGA、SEM-EDS等对产物进行检测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吸附剂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CF)∶m(HBPN)=1∶0.7,交联剂用量为0.533mL/gCF,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5h,改性后CF-HBPN的氨基含量较CF提高3.27倍。所制备的吸附剂用于含Cr(Ⅵ)废液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9.57%。  相似文献   
7.
王学川  张斐斐  强涛涛  王晓芹 《功能材料》2013,44(6):795-799,804
胶原纤维(CF)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Cr(Ⅵ),研究了CF去除Cr(Ⅵ)时溶液pH值、温度、吸附剂用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F对Cr(Ⅵ)的去除率随溶液pH值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为2.0时达到最大,随吸附剂用量增大而增大,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CF对Cr(Ⅵ)的吸附量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减小;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吸附平衡时间为6h,最佳吸附温度为40℃。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描述CF对Cr(Ⅵ)的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方程。FT-IR和SEM-EDS分析表明,CF表面含有大量氨基羧基及羟基等活性官能团,CF对Cr(Ⅵ)的吸附过程存在铬酸根阴离子与质子化活性官能团的静电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阉公牛皮为原料,采取大生产规模系统地研究了宝斯卡化工有限公司发明的浸灰废液全封闭循环技术,以期对该工艺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了循环过程中浸灰废液的钙离子、Na_2S及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利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了浸灰废液的缓冲能力,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测定了灰碱皮中胶原纤维的分散情况以及钙离子的分布,采用电子拉力机测试了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浸灰工段采用该废液全封闭循环技术,灰碱皮胶原纤维分散均匀、膨胀效果好、脱毛彻底。与常规脱毛工艺相比,可以节水80%以上,节省约32.2%的硫化物及约21.7%的石灰,实现了浸灰废液的零排放。成品革的物理机械性能与常规工艺制得成品革的性能相当,得革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将酸性酶DOWELLZYM AL/AH/HR分别应用于牛皮蓝湿革的酶软化过程中,探讨酶软化对蓝湿革机械性能、卫生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通过酸性酶的软化处理,胶原纤维得到有效松散,改善了成革卫生性能,染料吸收率提高了16.4%。  相似文献   
10.
分别将未经酸刻蚀处理和酸刻蚀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E—GF)引入等规聚丙烯(iPP)熔体中制备复合试样。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分别研究复合体系界面结晶行为及界面口横晶形成的因素。结果表明:酸刻蚀处理的GF/iPP复合体系等温结晶时在界面产生β横晶;β横晶的产生与GF表面的酸刻蚀处理以及制样过程中引入的剪切应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