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用阳离子醚化淀粉为基体,导电炭黑为导电填料,水为分散介质,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通过SEM表征了其微观结构,TG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并研究了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制备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涂料涂覆性能、黏度、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乳化时间越短、淀粉含量越大、NaOH含量越少,所得纳米复合导电涂料的黏度越大;所制备的水性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炭黑颗粒聚集体均匀地分散在阳离子醚化淀粉基体中,且随着导电炭黑含量的增加,涂层的表面方阻减小;导电涂料的热稳定性好,使用导电涂料的木板粉末喷涂效果良好,固化后表面均匀平整光滑,无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标委发布了GB/T18801《空气净化器》(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在联盟内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汇总了相关联盟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燃烧合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在火焰中的形成机理,基于电子低压撞击器建立燃烧法合成纳米颗粒的在线表征系统。在扩散火焰中通过氧化六甲基二硅氧烷蒸气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使用该表征系统研究火焰底部、中部和上部的颗粒的粒子数浓度和粒径的关系,提出燃烧法合成纳米颗粒的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火焰区域可以分为化学反应区、凝并区和聚集区。颗粒历经化学反应、成核、凝并、团聚而形成最终颗粒。  相似文献   
4.
摘要:研究了以正硅酸乙酯、三氯生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制备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的方法。采用低温氮吸附、SEM、FTIR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比表面、颗粒形貌和表面基团;通过摇床溶出实验检测了该复合材料的耐溶出性能;通过抑菌圈实验表征了样品的溶出抗菌性。研究发现本方法所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缓释性能,当添加KH-550时材料的耐溶出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PM2.5细颗粒物凝并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PM2.5细颗粒物污染己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采用凝并技术使小颗粒凝并为大颗粒成为提高除尘效率、降低PM2.5细颗粒物排放的主要途径。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群体平衡模型及自由分子凝并核模拟了细颗粒物的凝并过程,分析了凝并器出口粒径分布的动态演化规律,考察了停留时间及凝并器入口固含率对凝并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凝并器出口处的平均粒径经历了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的演化过程:在入口固含率为10的条件下,颗粒粒径越小,凝并效果越显著,当入口颗粒粒径增大至2.0μm时,颗粒的凝并几乎可以忽略;凝并器出口平均粒径近似与入口固含率的1/3次方及细颗粒物在凝并器中的平均停留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铝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一水合柠檬酸为结构调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分级结构的蒲公英状γ-AlOOH颗粒,并经700℃煅烧4 h得到具有相同分级结构的γ-Al2O3颗粒.结果表明,样品由500 nm实心内核与松散的外层棒状结构组成,粒径约1 μm,比表面积为238.77 m2/g.对比实验发现,柠檬酸在水热体系...  相似文献   
7.
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人员密集的中小学教室内,通常因为通风换气布局不合理和缺乏有效的空气净化控制措施,导致中小学生受到PM2.5、病毒微生物及CO2的危害。通过建立一间教室模型,构建5种室内新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布局形式,利用CFD模拟技术,分析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PM2.5和CO2的浓度分布情况。模拟显示,在中小学生经常性的呼吸高度面上,顶送前回的气流组织布局形式具有显著较低的PM2.5和CO2浓度。最后通过示范工程进行顶送前回的新风系统布局验证,经检测结果为CO2浓度920ppm、PM2.5浓度25μg/m3,满足中小学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可以为今后中小学教室内的新风系统布局设计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硼助剂对火焰法沉积SiO2薄膜的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含有硅和硼前驱物的同流扩散火焰上方沉积,获得了纳米结构的SiO2薄膜。SEM图像表明硼助剂导致了膜层颗粒物尺寸先增大后减小,薄膜沉积速率随着硼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AFM的纳米力学定量测量(QNM,Bruker)结果表明:多种硼助剂添加量下,沉积膜的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沉积膜经疏水化处理后,其超疏水性能变化体现了表面形貌、结构的差异。本文初步探索了硼助剂对沉积膜形貌、结构及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正硅酸乙酯、三氯生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原料,制备了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采用低温氮吸附、SEM、FTIR等手段表征了样品的比表面积、颗粒形貌和表面基团;通过摇床溶出实验检测了该复合材料的耐溶出性能;通过抑菌圈实验表征了样品的溶出抗菌性。研究发现,该方法所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具有良好缓释性能,当添加KH-550时材料的耐溶出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火焰燃烧合成法制备得到了Al掺杂纳米氧化锌,该技术具有简单、连续和易于大规模产业化等优点。对合成得到的纳米ZnO进行了SEM和XRD表征,燃烧产物为直径约30~40nm的球形颗粒,为六方相结构。当掺杂浓度超过8mol%时导电氧化锌中出现立方相的ZnAl2O4尖晶石。Al掺杂纳米ZnO的导电性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首先迅速提高,之后提高幅度逐渐变缓,在Al掺杂量为8.0mol%时,导电氧化锌的导电性最佳,而当掺杂量进一步增加后导电性反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