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分析找平层、脚手眼、门窗口四周、变形缝等基层条件对EPS外墙外保温工程保温性能及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提出施工重点处理工序及在保温施工中相应的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海市徐家汇站1960—2011年的日降雨资料,分析上海市年最大1d和3d降水量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性;择优选择GH Copula函数构建了年最大1 d与3 d降水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推算它们的同现重现期和组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年最大1 d和3 d降水随时间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均值随年代增加;年最大1 d和3 d设计暴雨同频遭遇风险率在75%~85%之间,且同现风险率随年最大1 d设计暴雨值增大而增加。在设计上海市防洪排涝标准时若考虑最大1 d和3 d降水量的遭遇组合,有利于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保障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时刻比较测量方法,对铯原子钟长期特性参数之一——日频率漂移率进行测量,基于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了铯原子钟日频率漂移率不确定度来源,给出了合成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2G和3G移动通信网络位置管理方案的缺陷,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采用了基于跟踪区列表(Tracking Area List,TAL)的位置管理方案。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的性能取决于TAL分配方案。考虑到本地移动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该文提出一种嵌入式马尔科夫链模型,用于分析本地UE的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的信令开销。推导得到位置更新开销和寻呼开销的数学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可搜索得到能使信令开销最低化的最佳TAL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甘薯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与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对长江泥沙特性的影响,选取位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上游和下游的寸滩和宜昌水文站为研究站点,以葛洲坝及三峡水库建设和运行的不同阶段划分研究时段,利用寸滩、宜昌1954—2012年的长系列日流量和日含沙量资料,从年、月、日3个时间尺度定量分析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上游对下游泥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对其下游年、月、日尺度的泥沙特性影响随水库库容、运行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库容越大,蓄水位越高,影响越显著。研究成果旨在为分析评价大坝的运行对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淮河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暴雨产沙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利用变化既改变水文循环过程也改变产沙过程。本文以淮河上游大坡岭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90s和2000s的土地利用资料和两个年代各10场暴雨对应的水文与气象资料,以0.5 h为时间步长,应用改进的水沙模型模拟流域暴雨产沙,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次暴雨-泥沙负荷关系的影响;基于两个年代获得的模型参数,模拟1990s十场暴雨的产沙过程,分析相同暴雨条件下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对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降雨-泥沙负荷关系,1990s到2000s的土地利用变化减轻了流域水土流失,导致次暴雨产沙量、沙峰及侵蚀模数均减少。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并创新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华能淮阴电厂1号发电机转子接地情况,分析了绝缘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一种含光伏电源的微电网系统能量管理策略以实现系统各部分的良好工况和各状态的平滑切换。所述的微电网系统包含四部分:光伏阵列、蓄电池储能系统、本地交流负载和市电网。各部分均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与直流母线连接。针对此结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当前国内电网环境和光伏应用的控制目标,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能量管理控制算法。此算法根据直流母线电压设定各变换器的输出指令或限值,从而实现系统工作状态的切换。该方法省去了各部分之间的通信系统,使整个系统具有高可靠、易扩展的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