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场合需要对电磁波的传播进行人工调控, 传统的光学器件或者人工电磁介质都是采用三维结构, 但传统的三维结构介质很难与其他器件或设备进行集成.利用相位非连续人工电磁表面则可以在传播路径的介质分界面上引入相位突变, 进而实现人工调控电磁波.文章在此基础上在微波波段利用构造分界面相位梯度提出了一种异常反射型超表面的设计, 用作天线反射面可将圆极化波高效地转化为交叉极化波, 为微波段的电磁波人工调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根据广义反射定律及斜入射时相位突变修正设计的天线反射面, 在X波段可以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人工调控, 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 为人工电磁表面作为天线反射面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性天然矿物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自2000年至今国内外研究改性天然矿物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情况.高岭土、海泡石、蒙脱石、硅藻土、沸石、铁矿和锰矿等天然矿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取代传统的高成本处理重金属废水方法的潜力,改性之后对重金属离子有更好的效果.详细介绍了用酸、碱、氧化剂、有机物等改性天然矿物的研究进展,指出其中问题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盆地模拟方法是对古压力进行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引入了模拟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模拟结果具有风险性的风险模型后,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多种输入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共同影响,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古压力研究中,风险模型引入后的结果表明了地层渗透率的变化是影响古压力的主要因素,古热流变化与剥蚀量大小对古压力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4.
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LIFT)是一种新兴数字打印技术,利用脉冲激光束透过石英基板辐射供体材料,进而推动部分材料于受体表面沉积成膜。LIFT技术具有打印膜层精度高、非接触式沉积、操作环境限制低和可操作性高等特点。LIFT技术印刷材料跨度大意味着更广泛的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应用领域,从表面微结构到印刷电极,从化学传感器到航空航天设备。随着各种功能化材料的需求出现,LIFT技术不断创新,目前包括吸收层LIFT技术、气泡驱动LIFT技术、动态释放层LIFT技术和基质辅助脉冲激光蒸发直写技术等。针对固相与液相的薄膜材料,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及转移的机制方面进行了归纳,综述了LIFT技术在制造各种功能器件的研究进展,希望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以应对在多尺度多材料应用平台开发相关材料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烃源灶作为油气生成的物质来源,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但以往研究都限于定性分析,不能满足含油气盆地不断深化勘探的要求.在烃源岩排烃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定量方法详细分析珠一坳陷烃源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确定烃源灶控藏的定量模式,并对烃源灶控制下的油气分布有利范围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灶控制着油气的来源、成藏时间、油气分布范围和资源潜力.烃源灶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临界条件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离烃源灶排烃中心越近,油气成藏概率越大,反之成藏概率越小;②烃源灶排烃强度越大,油气充注能力越大,油气成藏概率也越大.珠一坳陷内EP17洼、PY4洼、XJ27洼、HZ26洼以及LF13洼及其邻近区是油气成藏有利区.  相似文献   
6.
以南海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研究对象,对其油气输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油气输导主控因素与模式,预测油气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以及不整合面是油气输导的4大主控因素,各主控因素表现出门限控藏特征;珠一坳陷已发现油气藏全部分布在以断裂为中心12 km、地层含砂率介于25 %~75 % 和距离构造脊顶点相对距离为1的范围内;烃源岩排烃边界与基底构造脊之间的不整合区域可供油气发生侧向运移.通源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3个地质要素输导门限的叠加复合控制了源内垂向输导模式有利运聚区;不整合面、非通源断裂、连续性砂体、构造脊4个地质要素输导门限的叠加复合控制了侧向阶梯状输导模式有利运聚区.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对珠一坳陷珠江组下段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认为恩平中半地堑、西江北-西江南半地堑、惠州凹陷、陆西半地堑是油气运聚有利区;用已发现油气田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84.8 % 的油气储量和92.1 % 的油藏都分布在上述预测有利区带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镀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性质复杂,如果不加处理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对电镀污泥中铬的回收利用方法──酸浸–氧化法、氨络合转化–铁氧体法、高温碱性氧化法、溶剂萃取法、电解回收法、冶炼回收法和微生物法等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电镀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有关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盆地模拟方法是对古压力进行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引入了模拟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模拟结果具有风险性的风险模型后,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多种输入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共同影响,风险模型引入后的结果表明了地层渗透率的变化是影响古压力的主要因素,古热流变化与剥蚀量大小对古压力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9.
录井信息平台建设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井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解释评价、将成果发布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数据进行集成与数据共享,并介绍录井信息平台规划情况、系统结构、实现方式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PU)是一类具有高柔韧性和耐久性的弹性体聚合物,由多元醇与异氰酸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备而成,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子产品、建筑、运输和医疗等领域。引入自修复性能可为PU的使用寿命提高和可回收性做出巨大贡献。然而自修复要求聚合物分子链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其引入往往会带来材料机械性能的下降,导致高强度自修复PU制备一直面临挑战。汇总了近年来高强度本征型自修复PU材料研究的思路与成就,总结了由多种相互作用力控制的自修复机制在平衡机械性能和可修复性的重要性。梳理了自修复PU的增强方式,首先是最常用的纳米填料增强,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碳基填料来提高自修复PU的力学性能;其次是利用特殊的分子设计方式,将富含氢键的基团引入侧链或主链中,通过提高氢键的密度使PU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性能,实现高机械强度与高自愈合效率的共同突破;最后是控制“微相分离”,通过调节PU中的软基体与硬畴的分离程度,平衡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能力,获得高强度自修复PU。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各类增强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高强度本征型自修复PU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