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点研究了老挝石的化学成分、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并与寿山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石样品的相对密度为2.52~2.65,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和Al_2O_3,与高岭石族矿物的标准值相近;在显微镜下,老挝石样品中地开石的颗粒较粗,高岭石颗粒较小,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地开石晶粒结晶完好,呈假六方片状,粒径较大,高岭石呈片状,结晶程度较好,粒径较小,珍珠陶石颗粒细,结晶程度较低。通过统计,老挝石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包括地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石,没有叶蜡石和伊利石。老挝石样品中含有高岭石矿物的占2/3以上,高山石类寿山石中含有地开石的占2/3以上,寿山田黄石中未见高岭石,而"老挝田黄"样品均含高岭石。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CTNA陶瓷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C-TGA、XRD和SEM对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的0.7CaTiO_3-0.3NdAlO_3(CTNA)陶瓷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550℃预烧后的粉末为无定形态;但是当预烧温度提高到600℃时,形成了钙钛矿结构的CTNA单相。这表明CTNA晶相是未经中间相而直接从无定形态的前驱体中结晶形成。与传统固相反应法相比,合成温度从1300℃大幅下降到600℃。经900℃预烧,1375℃烧结的样品,其εr为43.3,Q·f为34862GHz,τf为1.4×10–6℃~(–1)。  相似文献   
3.
以Bi2O3和Fe2O3为铋源和铁源,采用NaNO3和KNO3复合熔盐法快速合成BiFeO3粉体.研究了熔盐温度、熔盐比例、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对合成粉体物相演变的影响,探讨了复合熔盐法合成BiFeO3的形成过程.熔盐温度为500℃时,Bi2O3和Fe2O3间开始反应生成Bi25 FeO40相;熔盐温度升高到600℃时,开始生成少量BiFeO3;熔盐温度继续提高到650℃与700℃时,几乎都形成纯相BiFeO3,但仍有微量Bi25 FeO40和Bi2 Fe4O9相.淬火抑制BiFeO3的分解,系统研究后发现:当熔盐比为5∶1时,700℃保温10 min后淬火合成粉体几乎为纯相BiFeO3.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富钛BaTi4+xO9+2x(x=0.0-0.50)微波介质陶瓷,探讨了TiO2含量以及烧结温度对物相组成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在1300~1350 ℃烧结BaTi4+xO9+2x陶瓷即可达到约98%的相对密度.当x≤0.28时,BaTi4+xO9+2x陶瓷为BaTi4O9单相.随TiO2含量的增加,BaTi4+xO9+2x陶瓷从BaTi4O9单相逐渐转变成以BaTi4O9为主相,同时出现TiO2和Ba2Ti9O20相,并且随烧结温度提高,TiO2含量较多的试样中出现更多的Ba2Ti9O20相.随TiO2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逐渐增大,而Qf值呈下降趋势.Qf值从x=0.0时的约40 000 GHz逐渐降低至x=0.50时的15 000 GHz.  相似文献   
5.
以大学理念的发展为先导,不断开拓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是当今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学不仅肩负促进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重任,还肩负引领社会文化前进的任务。本文在总结福州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成果后,对今后的建设提出新设想,打算从教师文化素质提高、重构人文课程体系、开办特色人文论坛、开展虚拟教学和扩大校际交流等方面创新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CaO-SrO-Li2O-Sm2O3-Nd2O3-TiO2(简称CSLLT)陶瓷中加入BaCu(B2O5)(简称BCB),研究了BCB对CSLLT陶瓷的烧结特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CB的添加,CSLLT陶瓷的烧结温度逐渐下降,并且具有高介电常数。其中,添加10?B后的CSLLT陶瓷其烧结温度从1 300℃显著下降到1 050℃,且在微波频率下具有如下介电性能:ε=77.3、Qf=4 735 GHz;τf=-48.1×10-6/℃(1 MHz)。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较高的硅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10)体系中,采用不同的碱介质(氨水、乙二胺、三乙醇胺/NaOH)来合成MCM-41。通过XRD,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碱介质体系对制备MCM-41的影响,并分别与NaOH介质中合成的MCM-41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弱碱介质(NH3,EDA)有利于提高MCM-41的热稳定性;而采用混合碱介质(三乙醇胺/NaOH),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CM-41的水热稳定性,但随着三乙醇胺量的增加,材料的孔径会相应的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将ZnO-B2O3(ZB)与1 100℃预烧的CaCu3Ti4O12(CCTO)粉末混合烧结成陶瓷。探讨ZB对CCTO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CCTO陶瓷的巨介电机理。结果表明:当添加少量ZB(w≤2%,质量分数)时,形成体心立方BCC类钙钛矿结构的CCTO单相;当w>2%时,生成Zn2TiO4杂相;当ZB的添加量为0.5%和10%时,CCTO陶瓷的介电常数明显增大,介电损耗也较高;而当ZB的添加量为1.0%~5.0%时,介电常数的变化很小,同时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其中,w=2%时CCTO基陶瓷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100 kHz),即相对介电常数εr=336,介电损耗tanδ=0.018,介电常数温度系数τε=-1.5×10-5℃-1。ZB掺杂CCTO基陶瓷的阻抗谱表明:CCTO陶瓷由半导体化晶界和相对绝缘的晶粒构成,因此,其具有巨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寿山石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山石品种繁多,其鉴别和分类也一直是个难题。首次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NIR)研究了不同类别寿山石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寿山石样品状态(块状和粉末状)的不同表面形态、粒度、质量等因素对近红外光谱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近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归属,旨在探索一种无损、便捷的寿山石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完全可以区分寿山石的三个主要类别,即高山石类(高岭石族)、芙蓉石类(叶蜡石)、汶洋石类(伊利石)。在块状寿山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1400nm区域,高岭石族矿物表现为一对双峰;叶蜡石和伊利石都仅有一特征单峰,叶蜡石表现为1392nm,伊利石表现为1406nm。寿山石样品的表面形态对近红外光谱没有明显的影响。粉末状寿山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吸收峰更为尖锐,分裂程度更好。除了1400nm处的吸收峰外,在2180nm左右,高岭石类矿物表现为双峰,而叶蜡石和伊利石为单峰,但叶蜡石的吸收峰位于2168nm,伊利石位于2195nm。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获取10mg左右的寿山石样品粉末,便可获得清晰的近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钨青铜结构的(1-x)Sr1.85Ca0.15NaNb5O15-xBiFeO3(SCNN-BFO)陶瓷,研究了BFO含量对该陶瓷显微结构、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1时,使陶瓷具有最大密度的烧结温度从1 350℃降低到了1 250℃,并且抑制了烧结开裂问题;当x=0.2时,陶瓷中出现了Sr2(FeNb)O6和Bi1.34Fe0.66Nb1.34O6.35杂质相,且二者的含量随BF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x=0.6时,Bi1.34Fe0.66Nb1.34O6.35成为主晶相;x<0.1时,陶瓷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较低;随BFO含量的增加,低频介电常数显著增大,介电损耗出现峰值后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