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返回舱模型参数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回舱气动布局的优化设计工作需要随时更新模型和网格。针对气动布局的参数化生成,通过网格点法、拟合曲线等方法完成参数化的适用性较差,计算量较大。提出采用三维建模SolidWorks软件,应用VB语言编写驱动程序对该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是一种可靠的参数化方法,主要应用解析函数法求解返回舱外形几何特征尺寸,能够准确快速地参数化生成全新的多种格式的布局外形,易于操作,能够自动化运行。应用改进方法,完成了类Clipper返回舱的参数化生成及初步优化设计工作,为实际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钢板标识保护装置自动喷涂过程中误喷涂导致正火钢板喷涂部位入炉后出现黑色氧化物、HQ钢板激光切割时遇涂料保护层出现跳火及设备维护区域安全性低等问题,利用桁架设备结构改造及程序优化等手段对原喷涂系统漏洞与设计缺陷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钢板标识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良好,喷涂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创造了安全作业的环境,为产线钢板标识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157 nm激光微加工技术制作的全光纤珐珀应变计进行了实验分析。介绍了光纤FP应变计的制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并开展了应变计的加载和温度测试试验。实验表明该光纤FP应变计粘贴于悬臂梁后,线性度和重复性较好,在温升过程中,由于悬臂梁的热膨胀造成了光纤应变计的热输出。通过采用对称贴片耦合求解方法进行热输出补偿,光纤应变计的热输出减小为补偿前的2.1%,为变温环境下的高精度测量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短行程控制是热轧粗轧宽度调整过程中改善带钢端部形状,减少成材率损失的主要方法。首钢京唐热轧2250mm短行程控制是按照压下量、成品带钢宽度和入口厚度层别分类进行控制,为提高热轧带钢短行程控制精度,本文引入钢种、SsP是否使用,轧制策略等因素对短行程控制的影响,实际使用后提高了轧线成材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焓法模型和相变热力学和相变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分析热轧带钢在层流冷却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利用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温度场和热焓场的计算结果来预测带钢冷却后的温度,并验证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并非带钢温度下降的过程,而是带钢能量传递给了周围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三分量光纤天平常采用8支应变计组合求解天平的3个分量,光纤应变计组合仍采用类似于电阻天平的惠斯通电桥组合方式,该组合方式没有利用光纤应变计的输出可直接与天平所受气动载荷建立线性函数关系的特点,应变计数量偏多。为验证采用较少光纤应变计进行光纤天平气动力测量的可行性,本文针对三分量光纤天平,设计了不同应变计数量的8种组合方式,分别进行了光纤天平的静态校准和风洞试验来验证不同应变计组合方式光纤天平的性能。结果表明:3支光纤应变计即可实现三分量天平的精确测量;不同应变计组合方式的光纤天平的性能接近,测量的HB-2模型的气动力系数偏差在2%以内,且天平的校准准度和风洞试验重复性精度都能满足低密度风洞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明  祝智伟  杨彦广  谢爱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2):211001-0211001(5)
为了解决单光程纹影系统在高马赫数、低静压流场显示中灵敏度低的问题,研制了国内首套最大口径为900 mm的双光程纹影系统。与单光程纹影系统相比,双光程纹影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能提供更多的流场细节,能拓宽纹影技术的应用范围。通过用LED四色光源代替常规的彩色刀口、增加补偿透镜、优化照相物镜和精细调节LED四色光源,较好地消除了试验流场重影。通过增加入射光阑,有效减弱了试验流场中出现的光源光斑。对单光程纹影流场图与双光程纹影流场图进行了比较。在马赫数Ma=10、试验总压为2.0 MPa、试验总温为1 100 K、攻角为0~15试验条件下,通过双光程纹影系统,获得了大钝头模型清晰的试验流场图像。最后分析了双光程纹影技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华北硫磺酸水储罐施工为例,从环墙式储罐基础的防渗层、沥青砂的铺设与施工等要点,为其它环墙式基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红外热图开展通用航空飞行器气动热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通用航空飞行器(CAV)从近连续流到稀薄过渡流气动热特性进行研究,用红外热图技术在地面试验中测量了在典型轨道参数状态下CAV表面的热流分布。首先介绍了气动热试验研究所用的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红外热像仪等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参数以及高超声速通用航空飞行器模型。其次介绍了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气动热试验采用的3种模拟准则即粘性干扰参数、总焓与壁面焓差参数和克努曾数。最后,在马赫数M=7、12,攻角=0、12、24试验条件下,获得了CAV模型迎风面、背风面、侧面典型的流场结构图、红外热图和热流分布,并对CAV模型在不同状态下迎风中心线与翼前缘热流的试验结果、迎风中心线试验结果与工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翼边缘热流大小呈现马鞍形分布,攻角变化对气动加热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