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邹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主要经验做法,通过改革,初步实现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终端计量、完善水价、精准补贴、节水奖励、产权改革、水权分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3.
HD7279A芯片与MAX7219芯片的功能类似,能驱动8位共阴式数码管(或64只独立LED)的智能显示驱动芯片,不同的是该芯片同时还可连接多达64键的键盘矩阵。单片可完成LED显示、键盘接口的全部功能。该芯片具有片选信号,可方便地实现多于8位LED显示或多于64个键的键盘接口。  相似文献   
4.
桓仁水电站开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处于物资和技术匮乏年代,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工程质量未能达到预期[1]。为确保水电站的安全有效运行,在以后几十年当中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对大坝进行过多次的改造和维护[2]。对桓仁大坝的坝基扬压力和绕坝渗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除了27#坝段有一孔扬压力超限外,其他参数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由此认为桓仁坝基帷幕和排水系统运行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5.
张松松 《中国油脂》2020,45(6):45-49
以山茶油水解产物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改性山茶油。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投料比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出制备改性山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80℃,预热时间5 min,4 ?型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0. 4%,反应温度160℃,投料比(PEG600与山茶油水解产物摩尔比) 1∶1. 2,反应时间6. 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为93. 16%,产物改性山茶油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对产物分离纯化后,经定性试验以及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发现改性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单、双酯。同时对产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其含水率为0. 67%、皂化值(KOH)为110. 2 mg/g、过氧化值为4. 6 mmol/kg、临界胶束浓度为1. 5 g/L(此时表面张力为32. 01mN/m)、HLB值为14、乳化最大分水时间为9. 8 min。  相似文献   
6.
王俊  卢刚  张松松 《微特电机》2012,40(4):62-64
根据越障小车的性能要求,分析其运动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小车的主控制器和驱动轮的单元控制器。选用了性价比较高的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4011在作为主、从控制器的处理器,通过CAN总线实现了主控制器和各个运动关节的驱动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试验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可以满足越障小车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实现了基于TMS320F28335控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AD速度指令范围调整功能。用CVI8.5编写了上位机监控平台,C语言编写了与之对应的AD速度指令范围调整程序,实验结果验证了上位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的数据通讯和AD速度指令范围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燃煤锅炉炉内温度场,对于合理改变锅炉运行工况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58 MW机组旋流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锅炉的真实尺寸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数据的可靠性;依据计算流体力学原理,利用合适的边界条件与合理的假设,对6种工况下锅炉炉内燃烧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炉膛内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该型煤粉锅炉在80%负荷,内外二次风风量配比4:1的条件下运行状况最为理想。所得结果对燃煤工业锅炉在能效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为降低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污染物对我国大气环境PM2.5的贡献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燃煤工业锅炉运行现状与不同除尘设备脱除效率,对燃煤工业锅炉PM2.5减排提出建议:提升锅炉运行热效率,降低一次颗粒物的产生;推广除尘率较高的布袋、电袋联合除尘器,降低一次颗粒物的排放;提高脱硫、脱硝装置运行效率,减少二次颗粒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