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低温冷冻技术、计算机控制的毫秒级实时处理技术对潜伏期内骨骼肌结构变化时进行固定 ,以观察骨骼肌肌浆网、T 管在收缩潜伏期内超微结构的时相—形态变化。该项研究为最终解决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 ,其肌浆网内Ca2 + 的释放机制问题 ,提供形态学上的证明。材料与方法从蟾蜍大腿部分离出长约 1 5cm ,宽约 2mm腓肠肌组织。将取下的肌组织放入任氏液中静息约10min ,待其松弛 (静息时间不能超过 4 0min ,否则收缩功能减弱 )。将银丝微电极仔细的插入静息后的骨骼肌两端 ,然后小心的将其放在经过我们改装后的Reiche…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采用红外探测-计算机控制的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技术、X-射线能量色散谱微区定量分析及Ca2+细胞化学技术对骨骼肌收缩潜伏期内肌浆网内的Ca2+进行了分析,从超微结构形态学的角度对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Ca2+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对揭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内Ca2+的释放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以红外线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 -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 ,研究骨骼肌组织被电刺激后 ,与骨骼肌组织的生理变化 (即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的瞬间 )同步 ,在骨骼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 ,对其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 ,从毫秒级变化的水平获得骨骼肌组织在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的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变化。材料与方法 双向红外探测器由两对透射型红外光电开关管及相应的信号处理及脉冲整形输出线路构成。透射型红外光电开关管的响应时间小于 1 0 μs,可满足毫秒级分析要求。脉冲整形输出线路将透射型红外光电开关管接收的信号转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浆网、T-管在收缩潜伏期内超微结构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骨骼肌在电刺激后0.8ms,2ms,4.6ms,10.8ms和18.4ms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刺激0.8ms后,肌浆网和T-管未见明显改变。刺激2ms后,SR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刺激4.6ms后,肌浆网膜内外侧可见一一对应的电子密度大的物质。刺激10.8ms后,SR与T-管形态又恢复原状,SR内电子密度大的物质消失。结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浆网的形态发生改变,肌浆网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且逐渐向靠近T-管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5.
骨骼肌在兴奋收缩偶联潜伏期内毫秒级功能变化时的形态研究杨勇骥郑尊邵晓良夏金辉余宏宇姜永良宋田斌吴越(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200433)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与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骨骼肌组织电刺激后,在潜伏期...  相似文献   
6.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钙诱导钙释放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国外学者由生理学实验发现 ,在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过程中 ,不仅存在 DCT假说 ,还存在钙诱导钙释放 ( Calcium Induced Calcium Release,简称 CICR)假说 (该假说一般用于解释心肌兴奋 -收缩偶联时 ,肌浆网内的 Ca2 + 释放机理 )。但因肌组织 (包括骨骼肌与心肌 )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时的变化时间极快 ,达到毫秒级水平 ,因此目前常规化学固定 (固定时间以分钟计 )制样法无法保留肌组织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瞬间时的超微结构形态及离子 (包括 Ca2 + ,Na+ ,K+ 等 )浓度的变化。我们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 -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与超低…  相似文献   
7.
检测Ca2+实时分布和含量的一种新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a2+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电解质,它在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细胞动态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Ca2+的实时分布和含量,对于研究细胞的功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检测Ca2+分布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1]:①新鲜组织快速冷冻固定,冷冻超薄切片,然后由电子探针X-射线能量散射微区分析(EDS)或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及Ca^2 细胞化学技术,从超微结构形态学角度,实时研究并获取骨骼肌兴历-收缩偶联时,肌浆网内Ca^2 释放及肌浆网的形态改变。研究表明:1.骨骼肌组织在收缩潜伏期内,肌浆网膜与T-管膜接触。2.在潜伏期(<10ms)内,肌浆网内的钙离浓度随时间经历的延长而减少。3.骨骼肌组织在收缩潜伏期开始0.8ms时,在T-管外周围(纳米处),有Ca2 分 ,丰,可以认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T-管外存在Ca^2 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9.
含铁小体 ( siderosome)是由单层界膜包绕的内含大量含铁颗粒的残余小体。正常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中有少量的含铁小体。在疾病或实验条件下 ,如出血、注射铁剂等等情况下 ,含铁小体可以大量出现在病灶或实验对象相应器官附近的巨噬细胞或其他细胞中。我们在研究骨骼肌的形态过程中 ,发现在两例不同骨骼肌样品的间质中 ,存在着含铁颗粒细胞 ,现报道如下。资料、方法与结果例一 :正常蟾蜍缝匠肌 ,经常规电镜制样后 ,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时偶然发现 ,在间质中有一异常死亡细胞 (图 1 ) ,但附近骨骼肌组织结构正常。该细胞呈椭圆形 ,细胞核固缩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膜下小泡在收缩潜伏期内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冷冻置换,微波浸透包埋和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该骨骼肌细胞在电刺激后0.0ms,4.6ms,24ms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未加刺激的骨骼肌细胞的肌膜下仅见少量小泡分布;施加刺激4.6ms后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并由3~8个小泡融合成聚合体;24ms后小泡急剧减少,仅残留少量小泡紧靠肌膜下。结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膜下出现大量小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