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出了一种切换天线方向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系统,利用天线的切换选择扰乱非期望方向的窃听者进行信息窃密,实现了视距空间的保密通信。基于GNU Radio和USRP软件无线电平台,结合高速射频开关、FPGA控制板、网络收发模块以及阵列天线搭建了实验验证系统。通过测试窃听者位于不同方位角的视频传输质量和信号星座样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阵列天线相比,切换天线方向调制技术能提供更安全的视距通信。  相似文献   
2.
郭彬  杨育红  唐燕群  辛刚  丁元 《信号处理》2016,32(9):1048-1054
为了提高阵列天线通信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跳频特征的类跳频方向调制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发射机利用射频开关变速切换阵列天线,使非期望方向的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相位的周期变化进而表现出跳频特性,在不影响期望方向正常通信的条件下使窃听者更难截获通信信号。从载波相位改变的角度分析了通信信号在不同方位角的时频域特性,最后仿真了不同方位角信号时频谱图以及针对BPSK和2FSK两种通信信号窃听者的接收性能,结果表明类跳频方向调制是一种具有低截获特性的物理层安全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中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主要对虚拟专用网络技术、虚拟专有拨号网技术及应用、虚拟专用拨号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带内全双工(IBF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同时发送和接收引起的线性和非线性自干扰给IBFD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非线性自干扰消除主要是基于多项式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DNN)来实现。多项式模型方法存在模型失配导致自干扰效果恶化的风险,而DNN方法无法针对高维数据特有的空频相关性、时间相关性等特点进行处理。该文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深度神经网络(CLDNN),通过在输入层中引入3维张量以及在卷积层设置复数卷积层结构,分别设计了两种重建自干扰信号的网络结构——2维CLDNN(2D-CLDNN)和复值CLDNN(CV-CLDNN),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局部感知和权值共享的优势,在高维特征中学习到更抽象的低维特征,从而提高自干扰消除的效果。实际场景中获得数据的评估结果显示,当功率放大器记忆长度M和自干扰信道多径长度L满足M+L=13时,通过总共60次训练轮数,该文提出的结构比传统DNN方法在非线性自干扰消除方面可以实现至少26%的改进,训练轮数也有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凭借能够提升频谱利用率的优势,带内全双工(In-Band Full Duplex, IBFD)技术有望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潜在方案。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却面临自干扰抵消(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C)的巨大挑战。SIC可以从空域、模拟域和数字域3个方面来单独或组合实现。该文重点研究了IBFD数字SIC。针对传统数字SIC性能受到收发链路器件非理想因素限制的问题,该文建立了一种射频辅助链路的IBFD系统,利用有用信号和自干扰信号的有界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有界成分分析的数字SIC方法。在视距(Line Of Sight, LOS)和非视距(Non-Line Of Sight, NLOS)两种信道场景下,利用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最小二乘方法和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所提有界成分分析方法改善了SIC效果,并提高了系统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文件存储系统中,文件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对于保证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此过程中,元数据访问性能与文件系统性能有密切关系,要想进一步满足大规模文件存储系统需要,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文件元数据预取模型。本文通过对基于数据挖掘的文件元数据预取进行分析,以期满足文件数据的大量存取访问需求。  相似文献   
7.
8.
The secrecy rate of limited feedback beamforming is studied for a Multiple-Input Single-Output(MISO) wiretap channel with a multi-antenna eavesdropper.We first obtain the secrecy rate of limited feedback beamforming achieved at the legitimate receiver.We then derive a lower bound for the asymptotic secrecy rate in the large system limit.From this bound,we observe a threshold for the ratio of eavesdrop antennas to transmit antennas to obtain a positive secrecy rate.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secrecy rate loss due to limited feedback decays with the number of feedback bits per transmit antenna.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数以亿计的设备接入无线通信网络中,针对用户隐私以及基础网络环境的窃听、攻击事件频频发生,无线通信网络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无线通信业务广泛开展的严重障碍。传统认证与加密机制与传输相脱离,以密码算法和分发密钥的私密性为前提,容易受到物理层的攻击。为此,迫切需要深入开展面向物理层的安全机制研究。从无线通信网络的根源出发,面向无线信道的内生属性,研究了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安全通信架构,并针对此架构提出了基于射频指纹与信道密钥的内生安全通信技术方案。该架构将认证、加密与传输融为一体,从体系结构上增强了防御效果;利用无线信道特征的内生特点,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了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