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源岩C_4—C_7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源岩中轻烃的He抽提方法并直接与色谱联用分析其C_4~C_7轻烃。C_4~C_7轻烃在地球化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以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来源的凝析油为例,讨论了利用这类烃来判断其母质来源、成熟度和气源对比。  相似文献   
2.
探井油层地球化学检测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河盆地滩海地区海南构造上新探井海南8井为实例,详细阐述了利用储层沥青饱和烃色谱特征、储层沥青含量和族组成特征检测油层和预测原油物理性质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发现油层的目的,这一方法具有耗时少、预测精度高和能在钻井过程中及时进行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大量的实验资料,首次系统地对勘探新区大巴山、米仓山南缘不同时代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四川盆地类似,新区内Ⅰ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Ⅱ_1型干酪根,且横向分布稳定,现今均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源岩的油气生成相态明显受株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三叠纪末—株罗纪初,气态烃的大量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中侏罗世末—白垩世;下二叠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晚侏罗世—白垩纪。  相似文献   
4.
C_(29)甾烷成熟度指标“倒转”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天然气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时发现,C_(29)甾烷成熟度指标20S/20(S+R)、ββ/(ββ+αα)在高、过成熟阶段发生“倒转”,比值远低于其平衡值,也低于成熟度低的样品。结合前人的热模拟实验,讨论了高、过成熟阶段C_(29)甾烷成熟度指标“倒转”的原因及“倒转”特征在判断天然气成藏时期上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大量的实验资料,首次系统地对勘探新区大巴山、米仓山南缘不同时代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四川盆地类似,新区内Ⅰ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Ⅱ1型干酪根,且横向分布稳定,现今均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源岩的油气生成相态明显受侏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三叠纪末-侏罗纪初,气态烃的大量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中侏罗世末-白垩世;下二叠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晚侏罗世-白垩纪。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型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详细阐述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型气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凝析油的轻烃和储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认为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三个大型气田中的天然气都不是碳酸盐岩自生的,而是来源于位于其上或其下的烃源岩,其中威远气田震旦系天然气主要来自下寒武统泥质烃源岩,卧龙河气田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上二叠统煤系烃源岩,川东石炭系天然气主要来自志留系泥质烃源岩。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横向运移研究――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盆地中部雷口坡组一段碳酸盐岩干气藏为例,说明了如何采用地球化学方法追踪再分配天然气的横向运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根据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不同温度段烃类的含量和油气全烃色谱指纹特征来早期判断地下烃类相态的地球化学方法,达到了在钻探过程中经济、快速地进行地下储集层中烃类相态的早期预测的目的。这一方法耗时少,花费低,而且所需的原始实验数据容易获得,判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石油C1~C7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原油C1 ~C7 轻烃分析中常采用蒸馏切割方法,容易导致烃类损失,从而使分析精度降低等弊端,详细阐述了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和实验操作步骤,以及蒸发烃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采用增温蒸发形式来分析C1~C7 轻烃,不仅可以不再使用液氮,而且降低了分析成本,使分离分析各单体烃组份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量的实验资料,首次系统地对勘探新区大巴山、米仓山南缘不同时代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四川盆地类似,新区内Ⅰ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Ⅱ_1型干酪根,且横向分布稳定,现今均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源岩热演化程度较低,源岩的油气生成相态明显受株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三叠纪末―株罗纪初,气态烃的大量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中侏罗世末―白垩世;下二叠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晚侏罗世―白垩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