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川中地区茅口组白云岩主要位于茅口组二段中、上部和茅口组三段下部,根据岩石学特征可分为含灰质细—中晶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角砾白云岩,且以后两者为主。对比泥晶灰岩与不同类型白云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后发现,白云岩相对于同层灰岩具有较低的Fe含量、较高的Mn含量和较低的Sr含量;泥晶灰岩与不同类型白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特征,均表现为LREE亏损、轻微正La异常和负Ce异常,且白云岩样品具有微弱的Eu正异常;细—中晶白云岩与角砾白云岩δ~(18)O值均明显低于原始灰岩,而~(87)Sr/~(86)Sr比值则明显高于原始泥晶灰岩。不同类型白云岩与灰岩相似的稀土配分特征表明茅口组白云岩形成过程中保留了原始灰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而白云岩微弱Eu正异常及其与灰岩同位素差异性可能是由于白云岩化过程中高温地质热流体的参与而引发的。茅口组白云岩化作用受多种因素控制:地层残余海水和岩浆活动伴生的热液流体为白云岩化作用中Mg的主要来源;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效应为白云岩化提供异常高的古地温背景;断裂系统为异常地温对流和白云岩化流体提供了快速运移通道;颗粒滩相灰岩较好的孔、渗性使之比泥晶灰岩更易发生白云岩化。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伴生的异常地温和充足Mg供给是茅口组发生白云岩化的关键,不同类型白云岩形成于白云岩化过程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
深水水道体系沉积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是揭示大陆边缘“源—汇”过程和取得深水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发育有大型深水水道沉积,基于A区块的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阐述了中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深水水道体系的沉积特征、演化规律并讨论了其控制因素。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大体对应于下中新统、中中新统下段、中中新统上段及上中新统。深水水道体系岩性上以砂岩为主,沉积单元包括水道、天然堤—溢岸、末端朵体和块体搬运沉积等。SQ1以发育弱受限—不受限的加积型水道或末端朵体为主,SQ2主要发育弱受限的侵蚀型—加积型水道,SQ3以受限侵蚀型水道的发育为主导,SQ4多见孤立侵蚀型过路水道。构造隆升与剥蚀、冰期气候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为深水水道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物源并可能导致了该地区古地貌的坡度变化,从而影响了重力流作用的强弱并控制了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和演化,盐构造活动对深水水道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改向、限制、封堵、迁移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准层序概念是一个松散的描述性术语,在应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性,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了四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修正建议:①用岩相序列代替准层序拓宽研究对象;②在地层接触面特征明确时用其它现存术语进行描述;③将环潮坪型碳酸盐准层序扩展到所有米级旋回,不局限于海泛面所限定的地层单元;④使用泛型术语进行总括性松散描述,摆脱特殊地层格架和沉积环境的约束。关于这种复杂地质现象的准确描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深层的油气勘探在下干柴沟组上段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一批中-高产井,发现了特殊的咸化湖盆超压孔缝型储层。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和孔、渗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系统总结了超压孔缝型储层的特征。超压孔缝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基质微孔和残余孔洞,而不同级别的网状裂缝作为输导通道,将普遍发育的基质微孔连通起来,形成孔-洞-缝三位一体的储集-输导体系。裂缝和残余孔洞是初期高产的关键因素,而普遍发育的基质微孔是稳产的基础条件。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超压孔缝型储层的发育受沉积作用、成岩演化、构造运动和流体活动的综合控制。沉积-准同生期的成岩环境控制了基质孔隙的发育,其中,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大量晶间孔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还为后期溶蚀改造提供了基础条件;构造-压力耦合控制了裂缝体系发育,目的层段受快速沉降-沉积、长期构造活动和良好的盐层封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异常高压,并在构造应力诱导下形成网状裂缝体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控制了溶蚀作用的发生,受其影响,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作为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好的烃源岩之一,在达到生、排烃高峰后,排出的酸性流体可改善储层的物性,增加基质微孔的有效性和连通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大大拓展了储层研究内容,有力推动了储层研究方法的创新。对储层孔隙结构和孔渗特征的认识因新技术的应用而拓展,从常规尺度到纳米级孔隙,从低孔低渗到超低渗储层。文章在介绍和比较孔隙表征的多种方法基础上,根据孔隙结构和储渗特征将储层分为大-中孔高渗储层、微孔低渗储层、纳米孔超低渗储层和复合型孔隙储层4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探讨了各个表征方法的优缺点和有效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储层的表征方法组合,针对复合型孔隙储层提出了分区-分层表征技术。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这些表征技术在孔隙成因、孔隙内壁表面结构、充填物特征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将储层表征技术从储层品质研究延伸到成因研究,为更加全面综合认识和评价储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干青种翡翠是我国珠宝市场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品种,色彩艳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深入、系统地了解干青种翡翠的本质特征,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等一系列大型仪器的测试,从矿物学角度对干青种翡翠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相、所含矿物种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本样品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角闪石和钠铬辉石,还含有较多的云母矿物,并且结合翡翠矿床的形成条件,对这种少见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研究样品的矿物成份,为翡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核,因此也可以被划分到生物碎屑中。蓝藻石作为蓝细菌钙化作用的产物,同时鉴于蓝藻石的广泛存在,把钙化蓝细菌形成的核形石命名为蓝藻石,这一重要概念从提出到现在一直被使用。然而蓝绿藻概念已变更为蓝细菌,蓝藻石的形成与藻类无关,显然将其称作蓝菌石更加确切。因此,应将红藻石和蓝藻石分别归为生物碎屑和核形石当中,并用新的术语蓝菌石替代蓝藻石。其意义在于使红藻石和蓝藻石的概念及归属更为规范,并为碳酸盐岩颗粒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