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MI成像测井在柴达木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MI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具有高分辨率、高覆盖率及方位性和连续性等优势。是对地下地质特征精细评价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指导勘探方向。在柴达木盆地大风山构造上的风5井.应用FMI成像测井与ECS元素俘获测井相结合,首次在该区发现了藻灰岩的存在,重新定义了该区的沉积古环境,有效地指导了下一步勘探方向的转移,并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涩北气田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主体开发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方案编制按照“统筹考虑、整体开发、统一部署、分批实施、体现效益”的原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方法,优选合理的开发技术策略,确保气田“安全、稳定”生产,实现了该气田的高效开发。该产能方案的主体技术有:细分开发层系技术、水平井开发技术、气井优化配产技术、气井防砂工艺技术、油套分采工艺技术、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地面高低压分输技术等。针对该气田开发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继续深化气、水层的识别,继续探索控砂、控水、防砂、防水技术,加强水平井防砂、排水采气和配套措施作业等工艺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涩北气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涩北气田气水分布及气水运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井出水是长期以来困扰涩北气田提高开发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首先从宏观气水分布及气水运动规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边水、层内水、层间水的形成机理和气井见水的3种基本模式;然后从微观角度,对疏松砂岩气藏的储层孔隙结构及岩石润湿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气藏原始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涩北气田储层纵向上砂、泥岩间互分布,对于孔隙结构较差、以细小孔隙为主、孔隙与喉道半径较小且分选性较差的储层,将导致气水分异作用减弱,从而形成较长的气水过渡带。对于涩北气田,构造位置是控制原始气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毛细管压力是造成气水界面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储层岩石的混合润湿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油砂山油田储层主要为下油砂山组(N2^1)和上干柴沟组(N1)两套地层组成。分布井段长约500—800m。地层岩性总的特点是:上粗下细,上红下灰。储集岩主要为粉砂岩、砂岩、砾状砂岩,还有少量的泥灰岩、粒屑灰岩。储集岩具有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均偏低的长石砂岩类、岩屑长石砂岩特点。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隙,次为裂缝。储层物性特征为中—高孔、中—高渗特征,在纵向上随埋深增加物性变差,从各类储集岩心孔、渗样品分布看,油砂山砂岩储层以Ⅰ、Ⅱ类储集岩为主。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CHFR)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及性能;重点介绍了过套管测井技术在青海油田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剩余油评价中的应用;就过套管井电阻率测量(CHFR)和储层饱和度测量(RST)的应用效果作了横向对比,并对其在尕斯库勒油田E1/3油藏中的应用成败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这两种套管井测井技术在油田应用环境中的限制因素,为以后更有效地分析利用这些测井技术评价油藏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油田开采历史的原因,油砂山油田长期最大制度强化开采,长井段合注合采,以及油田地质特征的复杂性,目前井网及开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油田进一步开发,油田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层间干扰非常严重.为了科学开发好油砂山油田,确保油田持续稳产,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油砂山油田必须细分层系开发,以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提高水驱波及系数,提高油田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7.
油田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石油公司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勘探开发特点的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提出应用现金流量法、边际分析法等计算油田经济可采储量,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研制了一套评价系统软件并进行实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七个泉地区地质录井和测井曲线资料分析,在下干柴沟组下段识别出2个沉积体系域。体系域主要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其中储集体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为扇三角洲砂体和深湖-伴深湖浊积砂体。将测井层序分析结果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相结合,以体系域进行地震属性分析和沉积相编图,预测在七个泉地区东南部的三角洲前缘和北部的湖底扇砂体能够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技术(CHFR)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及性能;重点介绍了过套管测井技术在青海油田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剩余油评价中的应用;就过套管井电阻率测量(CHFR)和储层饱和度测量(RST)的应用效果作了横向对比,并对其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中的应用成败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这两种套管井测井技术在油田应用环境中的限制因素,为以后更有效地分析利用这些测井技术评价油藏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尕斯库勒油田发现于1978年,包括E3^1、E3^2、N1-N2^1油藏。其中尕斯E3^1。油藏具有埋藏深、异常高压、高温.低渗透等特点.是国内典型的低渗低粘油藏.十多年来。尕斯E3^1油藏以坚持完善注采井网系统。坚持加大分层注水.找堵水.调剖.分层酸化.动态监测等“控水稳油”方针,坚持扩边挖潜.保持储采平衡等措施,使油藏已连续高效开发稳产增产十三年。各项开发指标达到总公司一类开发指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