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带气顶的底水油藏开发中,气水锥进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水平井开发能够有效地避免油井过早见气和过早见水,而确定水平井最优垂向位置是获得最佳开发效果的关键。水平井垂向位置与临界产量、产纯油时间、油水密度差和油气密度差比值,以及临界产量与产纯油时间的乘积等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垂向位置越靠近气顶或底水,临界产量越高,但产纯油时间越短;越靠近最佳位置(气水同时锥进到油井中),临界产量越低,产纯油时间越长。通过分析,确定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最优垂直位置的范围.其结果对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基质中大量原油滞留而采不出来的特点,结合岩芯压敏性实验和渗吸实验,分析了该类油藏周期注水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不同渗透率岩芯静态渗吸实验、岩芯的渗透率压力敏感性实验、不同压降条件下的渗吸实验,并将三者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渗吸采收率随着岩芯渗透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岩芯渗透率损失主要是发生在有效压力增大的初期阶段;降压幅度和降压速度对渗吸采收率的影响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周期注水过程中,压力波动幅度较小时,岩芯压敏性起主要作用;当压力波动幅度较大时,压力波动产生的内外压差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低渗透油藏是由致密基质和裂缝构成的双重介质.基质与裂缝内流体之间的渗吸效应是低渗透基质油藏开采的一种重要机理.在应用Buckley-Leverett 方程改进了渗吸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常规实验的角度,分别进行了不同压力和电场环境下的渗吸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压力传播的延迟性,压力变化导致渗吸过程发生变化;直流弱电场对渗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强电场对渗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合推导出的渗吸数学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压力和电场对渗吸效应的影响,初步得出了物理场参数对渗吸效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非均质油藏各层的渗透率和孔隙结构不同,当有效压力变化时每一层的渗透率压敏性也不同,这必然会影响注入流体的分布.利用并联岩心模型,对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的CO2驱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渗透率和渗透率级差与有效压力的关系以及有效压力对流体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压力变化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其渗透率压敏性不同,低渗透岩心渗透率压敏性比高渗透岩心的强;有效压力增加,渗透率级差变大,非均质性增强,高渗透岩心中分流率增加,低渗透岩心中分流率减少,波及体积减小.因此,在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开发过程中应该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尽量避免因压敏性而导致的波及体积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李旭  安小平  谭习群  闫冠宇  何望雪 《矿产勘查》2020,11(11):2448-2454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嫄地区长6段油层组超低渗储层作为研究对象,在储层岩石学、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等基础上,结合储层"五敏"实验详实数据,解释该地区超低渗储层敏感性及敏感机制。姬嫄地区长6段超低渗储层所展现的敏感性为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弱盐敏、无酸敏到弱酸敏、弱碱敏、强压敏;且速敏中的临界流速、盐敏中的临界矿化度、酸敏中的临界p H值分别为1.0mL/min、10000mg/L、8.5。储层敏感程度主要受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储层速敏的形成源于其孔隙填隙物-高岭石的存在;绿/蒙混层及伊/蒙混层矿物是引起水敏及盐敏的主要因素;铁白云石及含铁绿泥石等酸敏矿物的存在使部分岩样显弱酸敏;非常杂乱的孔喉结构、受到压力特别容易变形的片状喉道以及岩样中所含的云母、黏土等一些塑性矿物导致储层具强压敏性。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意义在于防止储层伤害、保护好储层,可以有效地发挥储层的产能,已达到科学的开采油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超低渗油藏10年的开发实践,应用聚类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建立了包括优选评价参数、确定评价参数权重、划分油藏开发阶段、确定分类系数4个方面10项评价参数的超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6、长8共13个主力典型超低渗油藏开展了井网适应性评价,得到3点基本认识:(1)超低渗I类油藏井网适应性整体较好,井网形式及井网参数都较为合理;(2)裂缝不发育油藏适合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裂缝较发育油藏适合菱形反九点井网,裂缝发育油藏适合矩形井网;(3)超低渗Ⅱ类、Ⅲ类油藏需要在坚持井网形式确定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排距,提高该类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7.
长庆油田水平井二流量测试中存在着测试数据质量差、试井解释难度大、解释结果偏差较大等问题。在研究分析104井次测试数据质量的基础上,针对试井分析资料,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原理的数据去噪处理方法,对曲线形态较好、光滑性较差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将一口井二流量测试数据去噪前后的解释结果与同一口井的压力恢复测试解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去噪前的解释结果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差异较大,最大相对误差可达95%;而去噪后的解释结果与压力恢复解释结果较为接近,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9%,验证了该处理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有效挖掘了质量较差的测试资料中的有用数据,提高了长庆油田水平井二流量测试数据解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