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多物源薄砂体研究主要依据地层沉积韵律旋回反映在组合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划分沉积类型确定砂体空间展布,多物源优砂体交汇配置关系和剖面上的叠置层序。应用于井楼油田IV^3T油层研究,砂层对比确认为3个物源方向的砂体,在平面上相互交汇,剖面上依次叠置。  相似文献   
2.
超声功率对超声破解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玉伟  季民  李文彬 《化工学报》2007,58(4):1037-1041
超声破解是促进污泥厌氧消化的一项新技术,超声功率直接影响污泥破解的效率和能耗。本文通过探头式和槽式超声波反应器不同功率组合成单功率模式、双功率模式和三功率模式破解污泥的试验,得出低功率长时间利于污泥超声破解,但速率较低,低功率组合可提高破解速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三功率模式中,低功率组合更利于污泥超声破解。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式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不同方式地下埋管换热器建立实验系统,并分别对砂石回填的单U型和双U型井埋管进行夏季排热和冬季取热实验.整理分析了冬、夏季节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以单位管长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埋管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排热工况和取热工况下,单U型埋管单位管长换热量高于双U型.同时对埋管换热器的流量和进口水温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流量的增大,排热工况与取热工况下,单位管长换热量均增加;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单位管长排热量增大,而单位管长取热量减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断层破碎带、应力集中区掘进或修复,应用马丽散固化顶板技术改善煤巷支护效果,可供在相似的条件下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近年来东滩煤矿发生了多次冲击地压;东滩煤矿已被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确定为冲击地压矿井。文章主要针对东滩煤矿生产中冲击地压的危害与现状,研究143上14工作面冲击危险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秦岭海盆于印支期关闭、褶皱推覆隆起后的燕山期陆内俯冲、地壳急剧缩短过程中,在先期近东西向大型断裂参与下,由于秦岭、华北陆壳上地壳的强烈挤压,南秦岭各断块以中地壳低速层为主滑脱推覆面向扬子陆壳逆冲、仰冲,北秦岭各断块则沿低速层向秦岭陆壳大规模滑脱推覆,从而在东秦岭地区构成了两个向南逆冲的巨型逆冲推覆构造体系。二者均属前展式推覆类型。文章对其构造特点、形成条件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单U、双U型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与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单U型与双U型埋管换热器实验系统,进行夏季排热和冬季取热实验。以单位井深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埋管方式的换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排热和取热工况下,双U型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均高于单U型。同时,分析了单U与双U型埋管换热器的经济成本构成,采用投资成本指标、静态投资成本差值和投资成本比数等参数,从换热性能和经济成本两方面对地下埋管换热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水源热泵的水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是应用地下水水源热泵的前提。文章简单阐述了地下水温度、流量和水质对水源热泵运行效率的影响。介绍了水处理技术和回灌技术,探讨了工程中应注意“热短路”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物源薄砂体研究主要依据地层沉积韵律旋回反映在组合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划分沉积类型,确定破体空间展布,多物源砂体交汇配置关系和剖面上的叠置层序。应用于并按油田Ⅳ_5~3油层研究,砂层对比确认为3个物源方向的砂体,在平面上相互交汇,剖面上依次叠置。经钻探证实,新增含油面积3.0km2,新增地质储量114万t。  相似文献   
10.
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是油藏晚期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含水期油藏的渗流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试井技术能求取地层径向渗流参数的特点,结合油藏工程学有关原理,提出了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新方法,并在双河油田437块进行了精心的试井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及油水井试井资料的精细解释,研究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带位于井间一定区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对于高含水开发后期井间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新认识,对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