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层间隔层薄,分层注采调整难度大;层内非均质性强,存在高渗条带,厚油层层内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下步挖潜层间二三类层、层内夹层控制弱水淹部位剩余油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冷藏供应链物流中,食品冷藏运输是其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易腐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公路冷藏运输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储层渗透率的测量及其储层条件下的转化方式是油藏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储层岩石有效应力的增加,储层岩石孔隙半径减小,渗透率降低,地面测量的岩石渗透率比地层条件下的渗透率高.为将地面测量的渗透率应用于油藏工程,须将其换算到储层条件.根据岩石在地面和地层条件下的应力状态,研究了地面一地下渗透率的转换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地应力,克服了仅采用上覆地层压力的不足.胜利油区渗透率覆压实验校正结果表明,仅采用上覆地层压力计算的渗透率转换值,比采用三维地应力计算的渗透率转换值明显偏小.对于中渗透地层,三维地应力的渗透率转换方法与原方法差别不大,对于低渗透地层,基于三维地应力的渗透率转换方法的计算值比原方法增大约10%.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是一个构造复杂,埋藏深,储层变化大的油藏。通过储层横向预测,可以充分了解地下储层的情况。本次对濮城油田南部沙三上储层预测主要采用有井约束的宽带约束波阻抗反演(BCI)方法。集地震数据、先验地质知识和测井数据于一体,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将先验信息与地震数据有机结合起来,以恢复缺失的信息,弥补地震数据带限的缺陷,从而提高地震方法识别薄储集层的精度。通过研究,得到沙三上5-8砂组砂岩平面分布的等厚图4张,认为沙三上6及沙三上7储层发育,为我们下步挖潜的目标层位。  相似文献   
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钙和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凤玲  程红军 《新疆化工》2003,(2):18-19,27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容量法对自来水水样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试验,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做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卫42断块油藏埋藏深、物性差、储层沉积环境和砂体连通状况不清、平面非均质性强、注水困难、井网不完善,开发效果差。以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动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规律。油藏剩余油类型主要有层间干扰型、构造高部位型、注采不完善型和透镜状砂体型。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和剩余油的不同类型,开展了滚动扩边、层段重新组合以及调整注采井距和井网密度等油藏工程研究。实施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的井网优化和井网加密等措施明显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51块油藏储层空间变化快、挖潜难度大的问题,深化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工作。结合以吸水剖面研究为基础的层系优化组合研究,以沉积相的精细刻画为基础件,实现不同相带内注采井网的优化调整,提高油藏采收率,提升油藏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8.
实践表明,流体在复合油藏交接面间的流动存在着一定的附加阻力,尤其是渗透率低于5×10-3μm2的油藏,这种附加阻力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明显。针对双重介质型复合油藏,在界面连接条件中引入“界面表皮”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Laplace变换,获得拉氏空间解,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井底无因次压力与无因次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界面附加阻力对双重介质型复合油藏压力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油层高含水期油藏储层动用状况和水淹程度认识不清等问题,提出了绘制水淹图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法.这种方法以沉积学原理和渗流规律为理论依据,将注入水在渗流方向上细分为主次方向;然后在主次方向上细分,用渗流原理绘制出注水波及面积,再用一系列动态资料判断水淹级别.利用该方法绘制了濮城南区沙二下1-8油藏分层水淹图,依据分层水淹图对油井实施堵水、补孔等措施,在剩余油富集区设计侧钻、更新、调整井等措施挖掘油藏潜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油藏开采可以选用直井,也可以选用水平井,可以对油井进行压裂,也可以不进行压裂。矿场上选用何种增产措施,除了要考虑成本之外,还要考虑措施的增产效果。分油井压裂与不压裂2种情形,对比了直井与水平井的产能,同时通过计算示例分析了泄油面积、储集层厚度、压裂裂缝条数、储集层渗透率和原油黏度对增产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普通水平井的增产效果不如压裂直井;厚油层适合采用直井开发,薄油层适合采用水平井开发;增大泄油面积不能有效提高油井产能,但能延长稳产期;增加压裂裂缝条数能显著提高水平井产能,体积压裂及多级压裂均是水平井的有效增产途径;未压裂水平井的增产效果十分有限;中高渗透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低渗透油藏则必须采用压裂水平井开发;中低黏度油藏可以采用任意油井开发,而高黏度油藏或稠油油藏则必须借助于热力采油。研究结果可为矿场上选择油井类型及增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