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溶性自干醇酸树脂清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油脂肪酸、间苯二甲酸、三羟甲基丙烷及偏苯三酸酐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脂肪酸法合成了醇酸树脂,测试了由该树脂配制的水溶性自干清漆的性能,详细讨论了合成工艺与实验原料的选择对树脂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绿茵  郭维  周小秀  范小林 《化学试剂》2014,(12):1075-1077,1142
为研究标题聚合物对血吸虫尾蚴的作用,测试了该聚合物杀灭尾蚴的活性,同时详细考察了尾蚴对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尾蚴直接浸泡在药液中,药物对尾蚴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0.338 9μg/cm2;水面药物浓度低于0.178μg/cm2,血吸虫尾蚴对该药物敏感;水面药物浓度为0.25~0.7μg/cm2,浸泡1~2 h后尾蚴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显示耐药趋势,提示该药物在实际使用过程需要考虑尾蚴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醇酸树脂的各种改性方法,重点讨论了各种改性原料的使用,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岩石圈与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热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横贯中国大陆主要造山带与盆地的6条区域地质[CD*2]地球物理解释地学大断面,结合岩石学研究成果,在综合分析中新生代以来岩石圈壳幔结构组成、岩石圈尺度大地构造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盆地在岩石圈尺度构造[CD*2]热体制方面的差异特征,认为:塔里木、准葛尔、四川盆地成因的构造[CD*2]热体制为大陆深俯冲;柴达木、酒泉盆地成因构造[CD*2]热体制为:早期岩石圈减薄诱发走滑拉分和晚期构造挤压反转;临汾、银川新生代盆地对应岩石圈热胀[CD*2]拉伸;松辽盆地以岩石圈压扭性热胀与地幔热收缩为特色;渤海湾盆地则以岩石圈地幔减薄与增厚波动为特征。这样一种区域性岩石圈尺度的伸展、压缩或压缩兼剪切的构造面貌,与中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体制下的岩石圈深部物质运动有关,为当今中国大陆地区近地壳浅部不同类型盆地生成的构造[CD*2]热体制差异研究,提供岩石圈尺度的深部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与类型的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中新生代盆地的周缘为古生代地层褶皱系,地表地质研究表明它形成于不同的动力学构造环境:其中在褶皱造山环境下形成了前渊盆地;而褶皱后的张性构造环境下形成了半地堑盆地;张扭性拉张裂环境形成箕状断陷盆地。自印支期以来,因受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及华北陆块南挤的叠合影响,使原有的前印支期盆地被改造为新的盆地。当今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对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褶皱系(含造山带)及前缘形成的盆地大都发育有壳内低速(阻)层;莫霍面附近显示有相对低速(阻)特征;岩石圈具有挠曲(潜没或上拱)现象。上述认识与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及古生界褶皱系形成的动力学条件(滑动因素,滑脱机理)一致。但因不同类型盆地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及基底物性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从而使我们有可能依据不断丰富着的地球物理信息建立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模式,并对不同的盆地类型进行划分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雪峰山系-沅麻盆地地质结构及找油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系、盆地、油气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油气盆地分析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沅麻盆地与雪峰山系,自中、新生代以来,受“板内形变”动力条件控制组成“盆山体系”。造山挤压作用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与油气组合,使盆地发生“构造反转”,破坏或重新调整油气富集条件。作者相信,研究这一区域山系-盆地-油气三者构成的系统,对于南方陆相盆地群的油气评价与找油找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潜在的油气区带:构造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内部,受不同地质年代的造山(形变)作用影响,在毗邻烃源岩区正向单元(构造褶皱隆起)一侧或两侧的斜坡地带上所形成的“构造楔”将成为油气运聚圈闭成藏的场所。当它们有良好的储集与封盖条件,可望成为塔里木盆地今后油气勘查并实现突破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扬子地区盆褶山系深部结构的动力学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探、大地热流测量资料整理汇编成有关图表,结合区域地质与岩石学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综合分析扬子地区岩石圈物性特征(波速、密度、电阻率、大地热流值)所反映的结构与构造特征,探索该区自中生代以来,在新全球构造体制下的盆褶山系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