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陇东油田小套管井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陇东油田油水井的套管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老油田稳产及井下作业质量和效益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应用下小套修复技术治理套损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生产过程中小套管井易出现腐蚀失效问题.就陇东油田小套管腐蚀特征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腐蚀原因应用了不同的防治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前置酸压裂工艺在低渗砂岩储层中的试验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庆油田陇东三叠系储层物性差、喉道半径小、填隙物含量高等特点,提出了前置酸压裂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酸溶蚀与岩石反应提高储层渗透性、抑制粘土矿物膨胀、溶解压裂液滤饼及残胶、提高破胶程度、形成导流能力通道等五个方面提高单井产能。在室内对前置酸配方、酸液与压裂液的配伍性进行试验研究,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与陇东三叠系低渗储层特点相适应的前置酸压裂工艺,共试验13口井,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以水驱流向改变剂为主的深部复合调剖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对水驱流向改变剂的机理、性能特点、现场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扩大陇东侏罗系油藏调剖堵水和三叠系油藏堵裂缝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峰油田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少有的几个整装油田之一,对长庆油田上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水井堵塞问题日益严重,欠注水井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油田的稳产及高效开发。根据西峰油田长8储层特征和注水现状,分析了注水压力升高原因,对前期增注工艺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近几年在西峰油田长8储层开展了氧化型深部酸化增注工艺试验,并对压裂增注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明显效果,油田开发形势得到一定改善。通过对2种增注工艺的适应性、优缺点及措施效果的评价,提出了西峰油田下一步增注工艺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的油藏工程研究、现场生产动态及措施效果分析证明,改变水力压裂裂缝方位可明显提高油井产能和最终采收率。为实现这一技术目标,从2003年开始,在陇东油田华152区长3油藏进行了缝内转向压裂工艺试验,并在华152区南部排状注水区域进行了整体缝内转向压裂改造,措施后增产效果明显。通过对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结果的分析,可判断缝内转向压裂的暂堵剂用量是否合适,对下步施工参数的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封隔器坐封失效问题长期困扰着分层酸化作业的成功率.通过对酸化管柱的受力、强度和失效原因分析,提出并初步实施了切合实际的工艺改进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改进措施,使分层酸化作业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地区裂缝性地层存在严重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做好防漏堵漏工作的基础是需要认识储层初始裂缝宽度,并对钻井过程井壁地层裂缝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钻井过程,对应力敏感实验设备和实验程序进行了改进,设置了新的应力敏感实验方法,模拟了地层压力、围压和井筒流压条件下设置的实验方法更加符合钻井过程应力变化的实际.裂缝性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以原地有效应力点为中心,随着井筒钻井液液柱压力的增大裂缝张开,随井筒钻井液柱压力降低,裂缝闭合,而裂缝张开的幅度比裂缝闭合的幅度更大.因此,研究压裂液应力扰动条件下裂缝宽度变化能够对防止漏失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田注水系统效率是指注入到注水井中的总能量占注水泵电动机消耗总能量的百分比。计算注水系统效率的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适应于不同的情况。能量平衡法仅需要测量注水泵的入口压力、流量和注水井的井口压力、注入量及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即可准确计算出注水系统效率,上述参数在现场很容易测得,该方法计算简单且准确度高。流体力学法只要测得注水井的压力和流量及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即可求得注水系统的效率,指导生产。提高注水管系统统效率措施包括提高注水设备效率和调节注水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9.
许多卡钻事故是由于封隔器及其他锚瓦类井下工具的使用造成的,Y211型封隔器的卡钻问题最为突出,且多发生在定向井中。通过对Y211型封隔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分析认为,卡钻主要是由封隔器结构的不合理性及井眼轨迹因素引起;在套损井中,由于套管变形、结垢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封隔器卡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