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准噶尔盆地六中东区油藏井间连通性测试成本高、研究周期长的问题,以油井产液量和水井注水量等动态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方法定量反演油水井连通系数,并通过示踪剂资料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克下组油藏油水井存在单井突进、单线连通、单向连通和多向连通4种连通样式,连通性主要受构型要素、断层、储层物性和储层改造措施等地质因素控制。其中扇根开发层系S74和S73小层以单井突进、单线连通为主,主要受储层物性控制;扇中开发层系S72和S71小层以单线连通和单向连通为主,主要受构型单元控制。  相似文献   
2.
永8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永8块为复杂断块油藏,若全部采用直井开发,不但井网密度大、开采时间长,而且直井防砂后产量低,开发效益不明显。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论证认为,出砂的复杂断块油藏适合用水平井开发;水平段应与大断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且位于正韵律油层的中上部。采用直井和水平井相组合的布井方式,可充分发挥直井钻遇油层层数多和水平井与油层接触面积大、产量高的优势,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炼油厂排放二氧化碳用于驱油埋存的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氧化碳捕集和驱油埋存是目前解决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方法。为分析炼油厂排放的CO2用于油田驱油同时埋存的可行性,通过聚合物驱的吨聚增油和CO2驱油埋存的CO2利用系数2个指标,建立了等效CO2利用系数、CO2等效成本上限、CO2经济极限成本和极限供气距离等计算公式。以N公司所属的炼油厂和油田为例,估算了炼油厂CO2的排放量、捕集量和适合CO2驱油田CO2的有效埋存量。分析结果表明,当CO2利用系数为0.25t/bbl且CO2捕集成本为30美元/t时,炼油厂捕集的CO2用于驱油埋存是可行的,CO2在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埋存可以达到聚合物驱在高渗透油藏的驱油效果,建议有关油田和炼油厂联合开展CO2捕集和驱油埋存先导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料分析,确定该区辫状河单河道宽140~560 m。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及其顶底界面特征,识别出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等5类辫状河储集层构型单元。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发育Se-St-Sh-Sm正韵律岩相组合,纵向渗透率级差大,油水黏度比高,在高采液强度下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采液强度和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形成底水水锥型水淹,剩余油分布在油井间且丰度高。顺流增生单元纵向渗透率级差小,水淹均匀,剩余油呈薄层状低丰度分布在油井间。图8表3参20  相似文献   
5.
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 South油田的Ben1油藏和AG1油气藏均为复杂断块油气藏,分别属于复杂断块构造背景下的整装背斜油藏和层状油气藏,发育大量低阻油气层,对油、水层识别造成较大困难。为此,综合岩心、测试、测井等资料,对Jake South油田发育的复杂断块油气藏的低阻油气层成因及发育控制因素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储层的粒度、物性、空间类型、致密程度等对研究区Ben1和AG1段分别进行储层分类,并对其中发育的低阻油气层进行定义;然后,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扫描电镜、X衍射等资料,明确研究区复杂断块油气藏各类型储层低阻油气层的成因;最后,对比低阻油气层与储层的分布特征,分析低阻油气层的发育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低阻油气层的成因主要为高束缚水饱和度、发育导电矿物以及油气充注不足,而粘土矿物附加导电及工程因素对低阻油气层发育的影响则较小。不同复杂断块油气藏发育的不同类型储层的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存在差异,一般仅有1或2种因素起主要作用。低阻油气层的发育受沉积微相类型、储层类型以及低阻油带等因素控制。研究区下步低阻油气层的勘探开发应主要针对Ben1油藏和AG1油气藏发育的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6.
丛式水平井组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胜利油田永8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断层多、油层层数多、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开发过程中油层易出砂,直井产量低。水平井的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产量高。在优选水平井在断块平面和油层纵向的位置、水平段长度高等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永8-X4块的一个丛式水平井组。该水平井组投产初期的平均日产量是直井的两倍。实现了高效开发复杂断块的目的。图2参18(李顺明摘)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倾角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防滑安全生产质量水平现状,从液压支架、输送机角度详细分析综采工作面设备防滑机理,以永新矿业A503回采工作面为例,制定了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防滑的技术措施,为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防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F4层油藏已开发了40多年,但对其储集层的沉积特征及分布却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油田剩余油挖潜和开发调整方案的整体部署。综合应用沉积岩石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全面分析了F4层的岩石学性质、沉积构造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古生物特征等,认为F4层的沉积相为陆隆一半深海环境下重力流沉积的海底扇。工区内仅发育海底扇中扇亚相和下扇亚相,从中扇近端到远端、末端直到下扇亚相,重力流逐渐从碎屑流向颗粒流、液化流、低密度浊流演化,最终演化为牵引流。从下到上,F4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从“中扇为主、下扇为辅”演化为“中扇发育、下扇消亡”,最终转变为“中扇缩小、下扇扩大”。分析认为海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是该区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的主控因素。图4参18  相似文献   
9.
以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Jake地区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水槽模拟实验展开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学特征的研究,总结浅水三角洲形成过程和发育模式。Jake地区白垩系Abu Gabra组上部发育浅水三角洲,随着水体变浅,其单一朵叶规模和沉积物厚度逐渐减小。在垂向上分别出现小型叠瓦状、波状、薄片状和发散状4种前积反射样式,单一同相轴长宽比依次增大。而在平面上,朵叶中水道的频繁分叉和改道使分流河道呈鳞片状展布。浅水三角洲的发育期受季节性水位升降和物源供给影响较大,一个沉积周期中可分为洪水期、间洪期和枯水期。洪水期物源供给充足,其前中期水位高,水道在水下被破坏,朵叶快速向前呈席状沉积,后期水位下降,朵叶露出水面,新水道出现;间洪期水位较高,物源供给较充足,主流线频繁变化,水道宽而浅,朵体扩大明显;枯水期物源供给匮乏,水位低,水道窄而深并下切朵体,朵叶建设作用弱。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侏罗系三间房组含油井段长、储层差异大、油水粘度比低、注采井网不完善,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面临着油层水淹差别大、储量损失大、产量递减快、开发效益差等问题。通过储层沉积成因分析及各向异性精细刻画,结合储层水驱油机理、生产动态和钻井资料,分析油层的水淹特点和规律,总结出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轻质油藏高含水期应根据储层规模和剩余油储量丰度来优化井网重组层系,完善注采关系,最大限度提高水驱动用程度;颗粒或凝胶类深部调驱体系对改善人工裂缝不发育井区的水驱效果不明显;高含水后期应侧重于转换开发方式提高驱替剂的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气水交注或顶部注气稳定重力驱能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