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幔楔底部被下曳的榄橄岩中闪石和绿泥石的脱水反应控制着岩浆弧中火山前锋的位置,这些脱水反应主要与压力相关(约3.5GPa)。这样,根据古火山前锋的位置就可以估计其下俯冲板块的深度。本文评估了日本东北弧自渐新世以来的火山活动,并参照火山前锋的迁移情况,探讨了日本海弧后拉张期间地幔楔中的物质运移。渐新世期间(约30Ma)火山前锋位于现代日本东北弧的西岸,在23Ma日本海弧后盆地张开之前它向海沟方向迁移了约2000km,因软流圈贯入地幔楔的触发,使俯冲带在30—23Ma间变得越来越陡,而在21—14Ma间日本海弧后扩张则是由于软流圈贯入动力作用的体现。所贯入的软流圈地幔的温度高于其周围的上地幔或岩石圈的温度。这就导致了23—22Ma的特征火山活动:(1)在近海沟地区发育高镁安山岩;(2)火山岩成分横跨岩浆弧不变;(3)火山岩总量向弧后方向增多。15Ma以来火山前锋向内迁移了一段距离(小于100km),这可能是由于地幔楔冷却的结果,因为闪石和绿泥石在较低温度下需要稍高些的压力才能分解。贯入地幔楔并引起弧后扩张的上地幔物质在Sr—Nd同位素组份上与洋中脊玄武岩源相同,因为30Ma以来日本东北弧弧后地区的火山岩的同位素组份具有一个从富集状态到亏损状态的长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三维变形必定与斜向板块汇聚有关,三维变形通常也引起板块边缘处收缩和横推分量之间的变形的分块。转换挤压和转换拉张的走滑分块运动学模式确定了3个关键参数(板块运动、瞬间应变轴和走滑分块程度)之间的准确关系。对两个端员构造环境(即低走滑分块程度的新西兰南岛和高走滑分块程度的加利福尼亚中部)的应用证实这一个参数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同时还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变形应用走滑分块转换挤压这一模式是很有效的。在以扭动变形为主的系统中,如加利福尼亚中部,所出现的极高的走滑分块程度应该与有限和瞬间应变轴的基本错位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Molnar和Tapponnier(1975,1977)首先提出亚洲的许多构造特征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中地壳碎块的侧向排出有关。他们认为欧亚板块东缘是一个自由边界,允许大块地壳沿走滑断层向东运动。新生代欧亚板块的东部边缘地区,南至瓜哇、苏门答腊,北至日本海、千岛盆地,都发生了拉张作用(图1)。在该大陆边缘发育的许多拉张盆地都被认为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地壳碎块向东排出有关的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4.
湖北宜昌太平溪超镁铁岩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石化学成分相对稳定,具狭窄的mg*,MgO/MgO+FeO比值,亏损稀土元素、不相容元素,而富集相容元素,具富LREE配分模式特征,属阿尔卑斯残留地慢岩,是原始地幔岩经历30%以上部分熔融后形成的,并受到了富CO2+H2O,LREE交代流体所影响。样品5可能是原始地馒岩在高度部分熔融(F>80%)下的产物,其化学成分反映出了原始地慢岩的成分属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油气地质资料,建立了油气生、储、盖条件的定量评价模型。然后,以乌尔禾—夏子街地区克拉玛依组(T_2)储集层为例,运用含油区的概率预测方法,作了含油区概率预测图,圈出了该区的3个含油区,所得结果与近年来的勘探成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的形成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地层和岩相古地理的角度研究了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在弄清了西准噶尔三套地层层序及时代的基础上,确认该断裂带形成于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