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1.
汤原断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搞清汤原断陷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指导下步油气勘探,从研究汤原断陷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入手,结合钻探情况,分析了断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断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始断陷、强烈断陷、断凹转化和断陷消亡的过程,随之充填了多套生、储、盖组合,伴随断层的幕式活动,形成了逆牵引背斜、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等多种类型油气藏.指出了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东部凹陷带控盆断裂附近,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等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构造复杂的中央隆起带,对进一步加大汤原断陷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长61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层内单砂体稳定性却相对较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泥质夹层发育。因此,亟需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对其结构形态进行细致研究,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2)1小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深入剖析单砂体的形成背景及规律,并最终建立了有效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是主力开采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是细分到单砂体上,发现单砂体稳定性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单砂体间泥质夹层发育。这些特征说明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研究单砂体结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单砂体研究可以给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1-2小层为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研究单砂体形成背景及规律,建立了单砂体划分方法。划分标准以GR曲线为核心,划分界限为0.4-0.5(归一化值,无量纲)。  相似文献   
4.
5.
安塞特低渗储层钙质夹层发育,对油田开发具有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岩心观察、滴水滴酸实验、CT扫描、高强度X-衍射、铸体薄片研究、测井曲线分析等综合手段进行研究,认识到钙质夹层具有高密度、低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钙质夹层识别方法。在油田开发中,钙质夹层不但遮挡剩余油运移,而且形成水窜通道,为此需要采取油井地层深部处理措施或采用注水井分单砂体注水来提高和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井网加密调整是动用油藏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油藏一次加密已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次加密井网,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安塞油田长6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了基础井网及一次加密井网的实施效果,提出了缝网匹配是决定加密效果的关键,并对二次加密井网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加密时,可采取油井间缩小井距加密方式,原基础井网完全转变为小排距、小井距的排状注水井网。  相似文献   
7.
8.
井网加密是动用油藏剩余油、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安塞特低渗油田主力油藏一次加密已基本结束,在此基础上研究二次加密井网,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改善开发效果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安塞油田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了基础井网及一次加密井网的实施效果,提出了缝网匹配是决定加密效果的关键,并对二次加密井网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加密时,可采取油井间缩小井距加密方式,原基础井网完全转变为小排距、小井距的排状注水井网。  相似文献   
9.
超低渗透油藏开发属于公认的世界级难题。2008年3月长庆油田启动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按照"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要求,建立了以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部为主管部门、以"三院一中心"为技术支撑、以8个采油厂和4个超低渗透油藏项目部为实施主体的准事业部形式的管理体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深化改革等措施,集成创新组织管理、方案实施、技术攻关、建设管理等一体化实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长庆特色的超低渗透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是主力开采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是细分到单砂体上,发现单砂体稳定性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单砂体间泥质夹层发育。这些特征说明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研究单砂体结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单砂体研究可以给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1-2小层为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研究单砂体形成背景及规律,建立了单砂体划分方法。划分标准以GR曲线为核心,划分界限为0.4~0.5(归一化值,无量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