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长垣薄互储层预测是制约增储上产的主要瓶颈,主要面临单层薄、物性差、油藏规律不清、有效储层预测精度低等难题。围绕地震保幅处理、提高分辨率和有效的叠前预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在保幅处理方面,探讨出炮检域两步法反褶积、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道集规则化处理等配套技术。在提高分辨率方面,通过去T2屏蔽、道集提高分辨率、中远道子波拉伸校正、有效炮检距优选等手段,有效拓展频带,压制薄互层干涉作用。在叠前储层预测方面,通过AVO定性描述储层、孔隙度定量预测、叠前弹性反演等技术,描述出有效储层,在萨尔图地区,有效储层预测吻合率达78.5%以上。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天然气藏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山岩作为非常规储集层,由于受构造、岩相、距烃源岩远近等诸多因素控制,其分布规律与成藏条件复杂,储层类型与成藏类型多种多样。本文结合松辽盆地火山岩勘探实践,将火山岩评价技术概括为四步法:①通过重磁电震进行区域综合研究,优选有利区带;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火山岩目标预测;③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叠前反演技术对火山岩储层发育情况进行预测;④利用叠后和叠前流体检测技术,对火山岩储层含流体情况进行预测,圈定火山岩天然气藏的范围。从宏观到微观、从非地震到地震、从叠后到叠前、从勘探到开发是火山岩气藏评价技术应用的核心。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叠前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是火山岩气藏评价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主元素分析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熟知的主元素理论,以K-L变换为数学基础,给出了本征结构分析的几何解释,研究了该数学方法在数据处理中的实际意义。在主元素空间通过对本征值进行分组,由重建过程将构造背景和异常区域以及信号口音分离开来,从而为构造运动及古地理环境的分析提供依据。在算法实现上采用滑动窗口的模式,获得了应用K-L变换进行信号去噪的快速算法,同时可以将噪音作进一步分析研究,提供了评价数据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岩性油气藏存在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等勘探难点,在常规处理的地震资料上开展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时,地震资料分辨率、保幅性等难以满足地质需求。为此,探索提出了基于地质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主要包括:①研究初期的规划阶段,以地质目标为导向,分析储层预测对地震资料品质的要求,明确相应的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关键技术,形成处理与解释整体技术流程;②处理解释阶段,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动态分析各处理环节对刻画地质目标的影响,实时反馈到处理流程中,及时对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做出相应调整,最终获得满足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需求的高品质地震资料;③储层描述阶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一步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对岩性油气藏储层做出更精细的判断。整个一体化流程中,处理、解释人员始终协同工作,从过去的“单向串联”工作模式变为“双螺旋并联”模式。地震解释工作时间前移,与处理工作同步开展,二者相互指导,螺旋上升,实现了处理、解释技术的有机融合,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2,他引:4  
地震储集层预测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岩相预测、岩性预测、物性预测及含油气性预测。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分为预探、评价、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由于地质背景、勘探程度、资料基础以及需求的不同,不同阶段采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差异较大。在预探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查明地层纵向总体情况和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的关系,结合钻井资料建立已发现油气藏的宏观概念;在评价阶段,地震储集层预测的作用是预测岩相、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气性,为形成开发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在产能建设与油气生产阶段,要通过地震储集层预测精细刻画储集层并描述其性质,以预测剩余油分布范围,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各阶段应用的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及其难点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深层包括古中央隆起带、东部断陷带和西部断陷带3个一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 元又可划分为断阶带、洼槽带、斜坡带和单元间的隆起带,每个构造带由受断裂控制的多个 断背斜、断块组成;深层断裂体系由基底断裂、同沉积断层及局部小断裂构成。指出各构造 单元具有火山活动与构造运动双重成因机制,断裂与火山活动共同控制了深层的构造格局及 地层发育,也控制了火山岩相的类型与分布;断裂活动引起的或与断裂活动伴生的火山活动 导致火山物质对盆地的充填、改造或塑造盆地次级单元构造样式和盆地构造格局,使得不同 构造部位地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火山岩的特征表现为高位喷发,低位填充的特征,沿 火山口一带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调谐能量增强法在石南21井区薄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谐能量增强法是在叠后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层序模型,利用薄层调谐理论,通过脉冲约束的自适应增强手段突出薄层反射能量、提高地震对薄层识别能力的一种新方法。时频分析是该技术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用于分析薄层频带位置和韵律特征,另一方面可判断分辨率改善的地质效果。调谐能量增强法突破了传统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可有针对性地用于识别厚度较小的薄层。在石南21井区应用调谐能量增强法,获得了同时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效果,增强了对该区薄储集层的识别和描述能力。通过对调谐能量增强处理前后正演模拟、层位标定、地震反演、谱分解等技术预测储集层结果的对比,证实了该技术是一项针对薄储集层识别的有效工具。图8参11  相似文献   
8.
潍北凹陷下第三系孔店组沉积中砂砾岩体较为发育,由于地震资料质量较差,砂砾岩体的剖面特征及平面分布一直得不到较好的落实。从原始地震记录人手,分别进行了时频分析技术及均方根振幅(能量)技术处理,获得了相应的时频分析剖面及均方根振幅剖面。由时频特征确定了地震旋回体的存在,旋回体的横向变化揭示了砂砾岩体沉积环境的规律。均方根剖面能量团的变化反映了砂砾岩体的空间分布范围,揭示了研究区砂砾岩体沉积期多水系、多物源、纵向上多期叠置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地震拓频技术在薄层油藏开发动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互储层的地震识别和预测是松辽盆地中浅层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薄储层识别问题,本文利用地震拓频技术,即采用高精度宽频带处理和拓频处理联合应用的流程,其中宽频处理技术尽可能将高频弱信号保留下来,而拓频处理主要是增强高频弱信号的能量强度,从而提高地震资料识别薄互储层的能力。本文提出的调谐能量增强法是一项有效的拓频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叠后地震资料上,基于地震层序模型,利用薄层调谐理论,通过脉冲约束的自适应增强方式突出薄层反射能量。实际应用效果证实了该技术是薄互层油藏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立足“十三五”期间的研究成果,总结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突出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岩性地层区带评价、圈闭边界识别和有效性评价2项技术体系,①以断层/砂体输导体系定量评价、基于断层破坏程度细化分析的泥岩盖层有效性评价、地层不整合风化黏土层识别与封堵性定量评价为核心的源外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区带评价技术体系;②形成以隐蔽层序界面识别与高频层序格架建立、基于多属性变时窗波形聚类为基础的沉积体宏观分布地震预测、基于稀疏理论地震反演和最小地震干涉分析的薄互储层预测等为核心的岩性地层圈闭边界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技术。这些技术方法在推广应用后,为在相关盆地部署风险探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