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针对水平等钻井施工作业过程中地质层位的准确卡取、钻头于目的层中水平顺畅钻进以及储集层油气显示精细识别评价等现场录井需要,系统分析了水平等钻进时相关录井测量参数、LWD随钻测井实时采集处理参数的专化规律及曲线特征,采用全烃与自然加马,深、浅侧向电阻率.气测录井烃湿度比和平衡比曲线交汇方法,利用随钻录井图在水平井地质导向层段即水平钻进阶段快速综合解释评价地层的岩性变异、储集层物性、油水界面和含沽气水情况等石油地质信息。将其在大港油田2口水平井的成功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对水平井现场作业、阶段措施调整和后期综合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录井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立  姬月凤 《录井工程》2004,15(4):40-46
该文依据中石油下属各油田统计、分析资料概括介绍了近年录井技术取得的进步与成果,并对录井技术现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录井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发展成为集地质、气测、定量荧光、地化、核磁、钻井工程监测和随钻测量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录井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针对录井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技术发展方向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滨海地区BH 4井砂泥岩裂缝性储集层录井评价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裂缝性储集层的研究通常是以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为主,而通过对歧口凹陷滨海地区重点探井BH 4井相应层位的分析,发现在深层泥岩和砂岩地层中也发育有明显的裂缝性储集层。以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在分析裂缝性油气藏特点及录井识别油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裂缝性储集层在泥页岩密度、气测录井、立管压力、扭矩、池体积以及井漏数据方面的响应特征和相应测井参数的表现形式,归纳了发现与判断裂缝性储集层的4类主要参数,即:泥页岩密度,气测全烃,综合录井工程参数,深、浅侧向电阻率,阵列感应。综合分析认为,BH 4井裂缝发育带主要是沙一中亚段的中、下部泥岩裂缝性储集层以及沙一下亚段砂岩裂缝性储集层。该井裂缝性储集层录井评价为滨海地区整体勘探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南襄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一些低于正常油气层录井解释评价标准的油气弱异常显示层屡获工业油流,引起了甲乙双方对录井显示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在简介南襄盆地勘探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录井、钻井和地层地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油气弱异常显示的成因,认为油气弱异常显示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地质因素,其次是钻井因素.再次是录井因素,而一般条件下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该分析结果为基础,探讨了针对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区块、不同层系特点结合不同井型应用不同录井技术的优化原则,对于以岩屑为分析对象的录井技术,应由关注岩屑的分析信息向更多地关注钻井液的信息方向发展,通过发挥不同录井技术优势、相互补充并不断探索与应用新技术,及时发现油气异常,准确解释评价油气层。  相似文献   
5.
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复杂程度逐年增加,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提高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符合率,该文对华北油田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快速色谱录井技术、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地化录井评价技术、气测图版评价技术等多项油气层录井单项评价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与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①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油气丰度、油气性质、储集层物性及其相互关系;⑦单一录井项目不能完成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录井的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利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发挥气测录井技术及时快速发现油气显示的优势,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研制了气测录井资料随钻自动实时解释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实时读取模块、快速处理校正模块、随钻自动实时解释模块、专家知识库管理模块和随钻解释成果输出模块构成,对其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述了原始气测录井数据因开停泵导致的气测假异常、冲淡系数的校正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测录井资料的随钻快速处理和解释,为甲方提供地层含油气性信息,同时可为所钻遇的储集层提供相应的解释结论。这不仅有助于现场油气层的及时发现,而且能够为完钻讨论和中途测试等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录井的现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录井与石油工程地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录井行业现状的概要分析入手,剖析了制约录井发展认识及观念问题,阐述了其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原因,论述了录井与石油工程地质的关系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录井随钻工程地质解释和后续的数据处理服务在钻探中以及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录井需要解决的问题机制、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此来推动体制和制度创新,进而推动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复杂程度逐年增加,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提高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符合率,该文对华北油田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快速色谱录井技术、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地化录井评价技术、气测图版评价技术等多项油气层录井单项评价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与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①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油气丰度、油气性质、储集层物性及其相互关系;②单一录井项目不能完成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录井的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利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港中油田含油面积和石油地质储量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富油砂体识别标准,对主力含油单砂层从顶面微构造、砂岩厚度、渗透砂岩厚度、地质储量等方面进行了刻画,识别出全区64个富油砂体的分布范围。详细阐明了富油砂体的分布主要受微构造、沉积相、断层及成岩相等主要因素的控制,认为富油砂体控油模式分别是:断层控油,局部小高点及砂体高部位控油,斜面构造控油3种。指出富油砂体分布规律为:平面上坝砂与湖岸线平行或斜交,砂体的形成受控于沉积旋回;垂向上受多物源的影响,形成多期水道叠置;砂体厚度受断阶控制的沟道发育型水道控制。认为该区砂体含油性受控于沉积微相,滩坝砂体的油层主要分布在坝主体、坝缘微相。  相似文献   
10.
千米桥潜山油气藏是大港油田近几年来在勘探开发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该文通过对千米桥潜山储集层的岩性、构造-岩溶作用、岩溶期次对储集层的影响以及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岩溶作用对于千米桥潜山储集层的影响,揭示了①海西-印支期与加里东期岩溶带的叠加是形成千米桥奥陶系风化壳储集层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千米桥地区岩溶发育受控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古地貌等因素,溶蚀型储集层横向展布和垂向分带受地层控制不明显;③海西-印支期古地貌成为岩溶分布的主控因素。总结了该潜山储集层的分布范围、裂缝发育特征,对于今后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