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东磊  李振山 《勘探家》2000,5(2):25-30
山地地形起伏剧烈,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震资料信噪比很低。本文针对这些难点,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野外测量,激发,接收,静校正及仪器改进技术,对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油田区中各种油田动力设施密集,向四周传播宽频干扰,严重影响了原始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本文从油田动力干扰波的传播特征出发,考虑干扰波随空间距离的吸收衰减因素,建立起多源干扰波同时影响时的检波器组合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线性组合、正方形组合及圆形组合在多源干扰环境中的压噪能力,进而设计出适合的检波器组合参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组合响应特征与实际应用结果更接近,说明多干扰源时的检波器组合响应计算和组合参数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点源绕射波场分布特征出发,提出了面向叠前偏移的炮点、检波点组合设计方法,推导了绕射波场在炮点组合中心沿炮点组合方向的时间变化率表达式及在检波点组合中心沿检波点组合方向的时间变化率表达式;并根据炮检距矢量方向、偏移距离矢量方向、炮点组合方向和检波点组合方向一致时,炮点、检波点组内时差最大的原则,依据组合原理求出了对绕射波的组合压制振幅特性;探讨了反射波、绕射波的高截频率与组合基距的关系;提出了叠前偏移所要求的野外组合基距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测井和电阻法在复杂区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测井方法研究表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与岩性、含水量调查等之间的关系,精确分析表层岩性特征,为激发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资料处理提供了新的分析依据;利用单点的电测井资料拟合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阻率剖面反演成为自然电位剖面,分析自然电位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利用速度模型反演技术,准确地描述了表层速度和厚度的纵横向变化细节,弥补了微测井单点调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地震采集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地震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地震数据互相关相似性的采集方案优化是以生产和试验数据为基础,模拟处理各种采集方案成果,计算成果数据与目标数据的相似系数,通过相似系数分析资料品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资料品质、优化方案和采集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减少了定性分析的误差,能够为选择优化的采集方案提供较好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勘探高密度空间采样理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无假频检波、基于波动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基于原始单炮信噪比的覆盖密度设计、基于叠前偏移子波均匀性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等新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介绍了基于硬件改进的宽频激发和宽频接收技术,可以实现1.5 Hz的低频和超过120 Hz的宽频带激发技术;描述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井炮高效激发技术、自动实时质量控制等高效采集作业技术,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技术配套。"两宽一高"地震资料与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VT)的五维处理技术的结合,发挥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优势,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的成像精度。统计分析了近年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给出了该项技术在我国西部复杂山地和东部复杂城区的两个典型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节点仪器采集、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控制管理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认为这些技术会成为今后地震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潜水面以下激发深度选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大沙漠地区以及潜水面较浅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潜水面以下激发是获取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主要手段之一。潜水面是一个较强波阻抗界面,所产生的虚反射对地震资料的频率有很强的滤波效应,而激发深度和药柱长度是决定滤波特性的两个主要因素。为此,首先对长药柱激发所产生的虚反射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研究,进而对潜水面虚反射振幅频率、振幅药柱长度、振幅激发深度特性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几个地区的野外试验资料说明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表明所给出的方法对于确定潜水面以下激发参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实践与未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自2003年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东部开展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试验.2006年以来在塔中地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吐哈盆地丘陵油田、松辽盆地、辽河油田欢喜岭、冀东油田滩海等重点地区开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试验,满覆盖面积共计654 km.,其中全数字高密度三分量三维地震覆盖面积100 km2,在高覆盖次数、新地震解释处理技术等保障下取得了良好效果.技术发展使得高密度地震大规模应用已成为可能.用成像道密度来衡量观测系统是否为高密度地震采样更符合叠前成像技术要求,在满足空间采样"充分、均匀、对称、连续"的原则下,结合地质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开展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等工作是中国石油高密度地震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图6表2参12  相似文献   
9.
 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涩北气田构造部位的气藏部分泄漏造成纵波同相轴下拉,振幅、频率变低,成像效果明显变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形态等现状,有必要提高气云区构造成像精度,区分真假含气异常。为此在该区进行了炸药震源激发、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多分量勘探试验,完整记录了各种波场。对比各种记录可以看出,转换波反射特征明显,其中水平分量面波区内还有横波反射。本文利用VSP及地面三分量资料对这种波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多分量数据的水平分量进行预测反褶积,较好地压缩了地震子波,消除了鸣震;以基于三分量微测井资料建立的表层模型为基础,借助转换波检波点校正量的求取,最终得到准确的横波炮检点静校正量,使转换波与横波均得到了较好的成像,横波成像极大地提高了气云区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地震资料相对保真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为了能有效识别岩性油气藏,通常要求对地震资料做提高分辨率处理,但过分强调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会使处理结果的保真度变差。为此,基于准噶尔盆地石东地区一条长8km的高分辨率数据采集试验测线,通过分析剖面的反射特征和频谱特征,对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认为剖面中出现的薄层反射信息是一种假象。然后利用相对保真地震处理方法重新处理了同一条测线的地震资料,并与高分辨率高信噪比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最后利用两种方法解释的砂体模式建立了正演模型,模拟结果验证了相对保真处理的可信度,并证实了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处理结果中出现的薄层信息不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