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福州正大广场工程实例,总结了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监测及处理一些常见问题的技术措施,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应用Newman 乘积原理和Green 函数得到水平气井的压降解析解,结合坐标旋转推导鱼骨分支的压降方程,运用压降叠加原理导出鱼骨气井不稳定产能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离散化求解。实例计算结果表明:①鱼骨气井产量随生产时间增加而不断减小,后趋于一定值,流动达到拟稳态;②主干井单位长度井筒流量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在与分支相交的结合点处最小,分支井段距主干井越远,单位长度井筒流量越大。  相似文献   
3.
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山1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薄片分析、孔渗分析及压汞实验分析成果,对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山1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1段储层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较小的孔隙喉道半径,孔隙结构较差造成山1段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特征.利用孔隙度、渗透率、排驱压力和孔隙喉道半径等4个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分类,共分出Ⅰ、Ⅱ、Ⅲ、Ⅳ类储层,其中Ⅰ类为本区好储层,Ⅱ类为中等储层,Ⅲ类为差储层,Ⅳ类为非储层,气田主要发育Ⅱ-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4.
大牛地气田盒3段三维地震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盒3段是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主力层段,提高盒3段储层预测的精度是盒3段气层扩边扩能的首要任务。盒3段储层属典型的河流相沉积,储层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这些地质特性给地震方法预测盒3段储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系统总结大牛地气田开发过程中盒3段储层预测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了适合于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预测的反射结构分析,相控储层预测及地震反演等方法技术,并给出了应用的实例,指出了方法技术的适应性和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质方法描述成藏要素组合关系由于受到钻、测井资料空间分布局限性的影响,导致描述结果与实际地质特征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用地震资料丰富的空间信息参与描述则能有效提高油气成藏要素的描述精度。其关键是找到勘探目标区块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而用物探方法描述成藏主控因素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根据其“古地貌控沉积,相控储层,高压封闭、近源成藏”的特点,梳理出了成藏主控因素--古构造、沉积相和烃源岩,再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构造沉积演化,预测烃源岩分布,选区评价出D66、D12、D17等一系列有利目标区块,随后均被勘探开发所证实。大牛地气田的成功实践拓宽了岩性气藏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TGM地区是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产能建设的重要区块,但该区天然气储层层系多、厚度薄,横向非均质性强,加之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精确储层预测困难。为减小TGM地区储层预测的多解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在深入分析TGM地区储层发育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背景控制下的储层预测思路:将TGM地区储层预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储层的沉积背景出发圈定储层发育有利区块;然后针对有利区的地质情况和地震资料特征,选取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对储层进行精细刻画。针对TGM地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储层预测的结果与钻井的符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水闸工程施工质量成为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结合水闸的主要施工环节,重点针对施工区域开挖、混凝土施工、金属结构施工以及导流与截流施工工艺进行剖析,确定施工区域开挖断面、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法与浇筑量计算,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断缝体展布范围的精细刻画成为制约勘探开发的技术难点。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进行了地震预测,并总结了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新场地区须二段西部地区断层欠发育,以背斜为主,整体上呈NE/NNE走向,东部地区三级、四级断层发育,主要呈NE向、近EW向与近SN向。已发现裂缝受研究区三级、四级断层控制,走向以近EW向为主,以平缝(<10°)和低角度缝(10°~30°)为主,在须二段上亚段T3x2-2砂组和中亚段T3x2-4砂组最为发育。新场地区须二段裂缝可以分为断层相关和褶皱相关裂缝2类成因,针对断层相关裂缝,最大似然属性能够更客观地刻画断层滑动面,混沌(构造熵)属性能够刻画断层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针对褶皱相关裂缝,曲度属性能够刻画褶皱相关裂缝发育区。新场地区须二段断缝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断缝体、断褶缝体和褶缝体3种类型,其中,以断缝体、断褶缝体普遍发育,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断层附近,在局部地区发育褶缝体,通常分布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致密的特点,天然裂缝的发育对储层至关重要。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解释等手段分析新场须二段气藏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认为须二段储层裂缝可划分为网状缝、立缝、高角度缝、斜缝、低角度缝和平缝,以低角度缝和斜缝为主;裂缝主要发育在新场构造带中东部地区的须二段中、上亚段,走向主要为NE-SW向、NW-SE向和EW向,以EW向晚期构造裂缝最发育,并与区内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基于裂缝参数与产能参数交会分析,明确不同类型裂缝对产能的贡献度,认为新场须二段气藏有效裂缝为倾角大于30°的构造裂缝(立缝、高角度缝和斜缝)。区内有效裂缝的发育受控于断裂、构造变形、岩石粒度、岩石成分和岩层厚度等多方面因素,但距离晚期SN向逆断层的距离是须二段天然构造裂缝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其次是构造变形及构造组合样式。距离晚期SN向逆断层上盘200 m范围内的褶皱发育区可作为新场地区今后裂缝预测、评价及天然气开发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气藏整体表现为“储层致密、大面积含气、局部富集”的特点,开发生产中普遍呈现出储量丰度低、普遍产水和裂缝控产等特征,储量动用难度大。近年来,以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为主要目标,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开展了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的新一轮勘探开发攻关研究,在基础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成藏模式、天然气富集规律和圈闭评价方面,建立了“先成藏后致密、超压驱动、晚期调整”的成藏模式,明确了“早期构造控带、差异致密控储、构造调整控产”的天然气富集规律,建立了基于古今构造及形变的圈闭动态评价方法。关于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划分了2类4型气藏甜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针对致密砂岩裂缝预测,形成了最大似然、构造熵、形态指数和曲度等多属性融合的断褶缝体精细刻画技术。在致密砂岩组分和流体识别上,构建了粒度参数测井连续评价和中子声波包络面含气性识别测井评价技术。针对致密砂岩储层保护和改造,初步形成了氮气钻井提高产量技术,制定了不同甜点类型储层压裂改造技术和对策。当前,须家河组勘探开发工作中的重点是如何实现规模有效开发。通过近几年的攻关研究,认为下步的勘探开发应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盆范围内进一步深化须家河组天然气差异富集规律研究;二是按照不同甜点类型开展精细的地质评价;三是进一步攻关裂缝体内幕精细刻画、优质储层精细预测和流体预测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提高产量工程工艺技术和开发政策优化技术;四是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建立分类动用的思想,优先开发动用裂缝型甜点储量,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目标攻关基质储渗型甜点储量,实现须家河组难动用储量的有效建产和高效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